-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 中篇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15年9月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陈独秀(1879-1942) 安徽怀宁人 蔡元培(1868-1940) 浙江绍兴人 3.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毛泽东 周恩来 1921—1922年间,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李大钊经常在北京陶然亭慈悲庵西南边的两间屋子里召开秘密会议,同恽代英、邓中夏、高君于、黄日葵等同志研究革命斗争问题。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于何时、何地由谁成立?有何作用? 1921年秋在上海由陈独秀成立。促进了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1.3 周佛海 东京 1921.3 周恩来 巴黎 1921春 王尽美、邓恩铭 济南 1920秋 陈公博、谭平山 广州 1920秋 毛泽东、何淑衡 长沙 1920秋 董必武、陈潭秋 武昌 1920.10 李大钊 北京 1920.8 陈独秀 上海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进行了哪些活动?作用是什么? ① 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活动。 ② 在工人中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创办刊物、创办工人学校、成立工会)。 ③ 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作用: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创建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中共“一大” 会址 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1920 李大钊 1920 陈独秀 北京 济南 上海 汉口 长沙 巴黎 广州 东京 维经斯基 马林 内 容 意 义 中共 “一大” 毛泽东 董必武 张国焘 李 达 王尽美 陈潭秋 等13位。 上海望志路、 浙江嘉兴南湖 制定纲领 (确定名称、奋斗目标 ) 中心任务 领导机构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b. 代表工人阶级的利 益、中国广大人民 和整个中华民族的 利益。 c.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 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 望。使中国革命的面 目焕然一新。 名称 代表 地 点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中共一大没有制定出切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纲领 2.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达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3.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4.共产国际的帮助 共产国际的 帮助 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 一大 二大 工 人 运 动 第 一 次 高 潮 京汉铁路工人 罢工1923年2月 香港海员罢工 1922年1月 大小罢工百余次 工人阶级的 壮大和工人 运动的发展 各地共产党 早期组织建立 1.中心任务: 2.最高纲领: 3.最低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 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依 据: 中国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 性质、革命动力 制定政策必须依据中国国情 中共“二大” 会址 《青春》是李大钊发表的著名文章。他号召青年为创造一个青春的国家而奋斗。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 可以简要分析一下这八个字的含义。 鲁迅 (1881—1936) 浙江绍兴人 四提倡 四反对 提倡民主 提倡科学 提倡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专制独裁 反对迷信盲从 反对旧道德 反对旧文学 《狂人日记》,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四卷五号上,为鲁迅所作。彻底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反动本质。 《文学革命论》,1917年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上的要求进行文学改革的文章,它的发表是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之一 1917年1月,胡适发表在 《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 的要求进行文学改革的 文章,它是文学革命开始 的标志之一。 《我之文学改良观》发表在《新青年》三卷三号上,为刘半农所做。 文中提出了要建立新文学非破除对古人的迷信不可。 十月革命的条件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俄国无产阶级的成熟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具备帝国主义基本特征 依赖西欧强国 力量不断壮大 组织性、战斗性较强 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成熟的领导核心 革命的同盟军——农民阶级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母亲与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丹麦公主。沙皇皇后亚力山德诺娃的母亲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嫁到德国小公国荷塞—达姆斯特做王后的女儿,也是乔治五世的姑妈。 血腥的尼古拉是尼古拉二世的绰号,他胸襟狭窄,顽固不化,又极端残忍。他在1905年1月9日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