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杭西高年月开学考高三历史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西高年月开学考高三历史试卷

杭西高2010年8月开学考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 ‘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A.1127年的靖康之耻 B.1644年的甲申之难 C.1856年的天京变乱 D.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2.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与宗法制运用于贵旅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 4.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 5. “……(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6. 下列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古代政治制度始终没有完全摆脱血缘宗法的影响 B.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开始解体于秦朝 C.封建中央集权的核心内容是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D.元朝、清朝时期,中央集权相对减弱 7.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淞沪抗战纪念碑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8.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条约的签订 D.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9. 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 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 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 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 ④清政府据理力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0.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右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1. “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确保对的占领,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