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壤学——3第三章土壤有机质.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学——3第三章土壤有机质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4、腐殖质的分子结构 (1)腐殖酸的分子量有较大的差异。 (2)腐殖酸的分子形状 pH 2-3 纤维、纤维束状 4-7 网状、海绵状 8-9 页状 10 粒状 5.胶体特性 土壤有机胶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HA的3D优化结构模型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二)腐殖酸的化学性质 1、腐殖质的组成 腐殖质 胡敏酸 富里酸 胡敏素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2、化学组成 我国主要土壤腐殖酸的元素组成 元素(%) C H O+S N HA 50-60 3.1-5.3 31-41 3.0-5.6 FA 45-53 4.0-4.8 40-48 2.5-4.3 习惯上以58%为其平均值,故计算有机质的含量时,一般以1.724为折算系数。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3、含氧官能团 羧基、酚羟基、羰基、醌基、醇羟基、甲氧基等。 腐殖质的含氧官能团含量(m mol M+).kg-1 种类 羧基 酚羟基 醇羟基 醌基 酮基 甲氧基 总酸度 HA 15-57 21-57 2-49 1-26 1-5 3-8 67 FA 55-112 3-57 26-95 3-20 12-27 3-12 103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4、腐殖酸的络合性 络合物的稳定性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 在Ph4.8时能与Fe、Al、Ca等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但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会产生沉淀。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5、腐殖酸的电性 腐殖酸是一种两性胶体。即可以带负电荷,也可以带正电荷。而通常以带负电荷为主。腐殖质的负电荷数量随pH质的升高而升高。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三)腐殖质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1、稳定性 在温带条件下,一般植物残体的半分解周期少于3个月, 植物残体形成的新的有机质的半分解期为4.7-9年,而胡敏酸的平均停留时间为780-3000年, 富里酸的平均停留 为200-630年。 2、腐殖质的变异性 HA/FA值***:表示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的比值。是表 示土壤腐殖质成份变异的指标之一。 一般我国北方的土壤,特别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土壤 腐殖质以胡敏酸为主,HA/FA比大于1.0 而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的酸性土壤中,土壤中以富里酸 为主,HA/FA比一般小于1. 在同一地区,水稻土的腐殖质的HA/FA 比大于旱地。 在同一地区,熟化程度高的土壤的HA/FA比较高。 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 (一)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碳素营养:碳素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土壤每年释放 的CO2达1.35×1011吨,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 氮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氮素占全氮的90-98% 磷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磷素占全磷的20-50% 其他营养:K、Na、Ca、Mg、S、Fe、Si等营养元素。 (二)改善土壤肥力特性 1、物理性质:①促进良好结构体形成;②降低土壤粘性,改善土壤耕性; ③降低土壤砂性,提高保蓄性;④促进土壤升温。 2、化学性质:①影响土壤的表面性质;②影响土壤的电荷性质, ③影响土壤保肥性;④影响土壤的络合性质; ⑤影响土壤缓冲性 3、生理性质:①影响根系的生长;②影响植物的抗旱性 ③影响植物的物质合成与运输;④药用作用。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一)有机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腐殖酸是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剂。以Cr3+为例。 (二)有机物质对农药污染的影响 (三)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 2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一个碳原子的旅程 据Garrels等(1975)计算: 在大气圈中停留4年; 在生物圈中停留11年; 在海洋上层水域停留38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