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1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3、协调与平衡原理 举例:外来物种入侵破坏本地物种多样性 被薇甘菊缠绕的树木 福寿螺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3、协调与平衡原理 西北地区年降雨量450n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的地区,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杨家将”因为不适应长成了“小老头“防护林变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 重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开发利用本地生物资源,科学引进外来物种。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3、协调与平衡原理 理论基础: 讨论: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特征的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的沙棘,耐盐碱力较强的沙枣等植物。 西北畜牧养殖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 超过草地的承载量。针对公共草地的过度放牧问题,应该实行草地承包,调动个人的管理积极性, 减少过度放牧现象;另外,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 人工种植牧草,增加牧草产量。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4、整体性原理 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也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4、整体性原理 理论基础: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只有把生态与经济结合起来,才能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法律与社会习惯等也对生态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 ※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协调当前与长远, 局部与整体,开发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保障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社会、经济、自然构成复合系统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2)系统整体性原理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理论基础: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20世纪末世界人口突破了60亿,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活动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地球上已经难以找到一个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地方,原始的生态系统几乎丧失,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不断激化。 本专题题图寓意? 干裂的土地,赤红的荒山,意味着不断恶化的 . ,幼苗的上方是蔚蓝的地球,地球似乎化作一滴甘露,滋润着大地;幼苗又可寓意为 ; 工程,虽然柔弱,却顽强地支撑着地球;地球和幼苗组合和谐,象征着希望。 生态 环境 生态 生态工程 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工程概念突破 理论基础 生态学和系统学 技术手段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操作过程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最终目的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研究对象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分析传统经济模式带来哪些问题? 资料1: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经历了自1954年 以来的最大洪灾。加上其他地区水灾,1998年 全国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 2000多万公顷的土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 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气候异常有关。 解决措施:我国政府提出的“积极营造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计划,即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 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