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床学高中温热液脉型矿床084
晶间金 包体金 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成矿模式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 图6-27云南金顶铅锌矿地质剖面图(转引自姚凤良等,1983) l-细砂岩;2-灰岩角砾岩;3-粉砂岩;4-灰岩、白云岩;5-矿体;6-断层 四、似层状汞、锑矿床 汞、锑最重要的矿床类型 我国湘、黔一带的汞、锑矿床多属此类 湖南锡矿山锑矿床 与矿化有关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的厚层硅化灰岩。 区内构造线方向为北东25~30°,以褶皱为主,全区构成一“覆舟式”大背斜——锡矿山背斜,其上又有次级较小的背斜和向斜。西部大断层沿锡矿山背斜轴部通过,为一正断层,垂直断距为700~900m,是区内主要的导矿构造。 锑矿体产于断层下盘佘田桥组中部灰岩段的顶部,多数沿层间破碎裂隙和由褶皱引起的层间剥离空隙充填交代而成,背斜轴部矿化最为富集。佘田桥组上部页岩段和长龙界页岩具明显的遮挡层作用,使含矿热液于其下伏的灰岩中富集成矿。 (三)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1)围岩主要是流纹英安岩、钙碱性安山岩、英安岩,偶见低硅流纹岩。围岩蚀变发育,是由酸性、氧化流体形成,核部为遭受强烈酸淋滤的残余多孔状硅核,它是主要的赋金岩石,其外为高级泥化带(明矾石和高岭石组成)、再向外为泥化带(伊利石化、蒙脱石,少量绢云母化);最外带为青磐岩化。 (2)矿体主要呈不规则体型,矿石主要呈浸染状构造为主、可见角砾状、脉状构造,少量网脉状。矿石矿物有黄铁矿、硫砷铜矿、黄铜矿、砷黝铜矿、铜蓝、自然金、碲化物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明矾石、重晶石、高岭石、叶蜡石等。 (3)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性质为氧化、酸性流体,pH值 2,盐度小于5% wt%NaCl。 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时金、铜共生,且两者均可形成大型矿床,这类矿床表现为上金下铜的分带特点。 中国台湾金瓜石金铜矿床、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内蒙四五牧场金铜矿、吉林九三沟金矿等都属于此类型。 (四)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1)围岩是典型的钙碱性安山岩、英安岩、流纹英安岩或流纹岩。 围岩蚀变发育,由近中性还原的热液形成,主要包括冰长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蚀变分带现象明显,在靠近矿脉壁的围岩中发育冰长石、硅化和绿泥石化;向外为绢云母化、伊利石化,再向外为泥化蚀变矿物,最外带为青磐岩化。 (2)矿体以脉状为主(石英脉),还有网脉状。矿石构造以脉状、网脉状构造为主,可见孔洞充填状(条带、胶状、晶簇状)和角砾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银金矿、自然金、闪锌矿、方铅矿、毒砂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玉髓、方解石、冰长石等; (3)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含有来自岩浆的挥发份S和C,属还原、近中性流体,盐度多小于3.5wt%NaCl。 日本的菱刈金矿、我国内蒙额仁陶勒盖银矿、吉林刺猬沟金矿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一)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分类 二、卡林型金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Carlin-type gold deposits)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卡林镇被发现而得名的,是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类型金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矿体与围岩界限不明显,金主要呈显微-次显微形式分散产出。 (一)成矿条件 大地构造环境 卡林型金矿主要形成于裂谷带和弧后盆地内。我国目前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大多分布于扬子板块周缘的古裂谷带和弧后盆地。 2. 岩浆岩条件 在几乎所有的卡林型金矿区内,或者其附近,都存在以岩墙和岩脉形式产出的长英质侵入体,成分从花岗闪长质到花岗质变化。有些研究者认为这些浅成侵入体可能为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热源,也有可能提供热液流体。 3. 赋矿围岩条件 卡林型金矿床的含矿围岩时代广泛,岩性主要为海相沉积岩,岩性主要为不纯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等,富含炭质。 4. 构造控矿 一般情况下,矿床中既有层状矿体也有受断层控制的矿体。在某些矿带中,矿化还受到褶皱构造控制。 (二)矿床地质特征 1. 矿体特征 矿体一般呈不规则的似层状、透镜状,这类矿体和围岩界线不清楚,矿体亦有脉状、条带状。 2.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有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硫化物化和重晶石化等。一般去碳酸盐化和硅化与金矿化时间接近,矿化在晚期去碳酸盐化和中等硅化的岩石中最强烈。 3. 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包括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雌黄及辰砂等,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金在矿石中的含量是未蚀变岩石的100至1000倍。金颗粒非常细小,呈显微和亚显微级,从小于1μm到30μm之间变化,多数界于1到5 μm之间,所以卡林型金矿床又被称为微细浸染型。 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是以羟基二硫络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