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公司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反思.PDF

我国上公司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反思.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上公司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反思

本期专辑 Highlights 我国上市公司 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反思 ——从《证券法》第九十六条的比例收购谈起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霍一峰 齐鲁证券有限公司 孙玉金 上市公司强制要约收购是指,上市公司 后的 《证券法》第九十六条,将其修改为: 的收购者在持有目标公司有表决权股份达到一 “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 定比例时 (无论其方式是直接还是间接),若 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 要继续收购,法律强制其以同一价格向所有股 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时,继续进行收 东发出收购要约。我国1  年1 月  日颁布 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简称 《证券 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相应的, 法》)第八十一条规定: “通过证券交易所的 00年发布了新修订的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 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 法》,并于00年和0 1年陆续公布了对 《上 股份的百分之三十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 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个别条款的修订,但均 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在00年 《证券法》的框架内重述了收购人向 00颁布的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也对此 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 “全部或 进行了重申。但00年10 月 日颁布的新修订 者部分股份的要约”。除去收购主体和收购方 中国证券 年第 期  01 0 Highlights 本期专辑 式外延的扩大,以及将持股方式从 “交易所交 家立法中移植而来的。而在移植过程中往往注 易”改为 “协议收购”外,此一修改中的 “全 意了法律制度的表面运作形式,忽视产生该制 部或部分股份的要约”是对我国强制收购制度 度的历史根源,因此对一项移植而来的法律制 的本质改变。对此一改变,学界、业界皆不乏 度的立法目的,可能缺乏深刻的认识。我国的 溢美之词,认为这一修改将使上市公司收购免 《证券法》就是一部并非完全基于我国证券市 受退市风险困扰,同时降低收购成本。直观看 场自身发展而形成的法律,其中也不乏对其他 来,也确实如此。在达到0 %的触发点后,按 国家和地区立法经验的借鉴。上市公司强制要 照00年修订的 《证券法》规定收购者只需按 约收购制度便是直接继受于香港,而间接承袭 自己的需要的控股份额发出要约,如果申报出 了英国证券法律的传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 售的股份超过了要约的数额,收购者则按要约 在这里简单回顾一下强制要约收购的历史起源 与申报之间的比例购买。依1年 《证券法》 及其最初的立法目的。 则收购者必须向所有股东发出要约,这势必增 强制要约收购制度最先于0世纪0年代由 加收购方的资金准备。同时收购后的持股数很 英国创立。英国的普通法要求控制股东对非控 可能使上市公司达到退市条件 (而目前国内收 股股东负有信托义务,须为公司整体利益行使 购又极少以退市为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