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必修 第单元 第讲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doc

【走向高考】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必修 第单元 第讲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高考】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必修 第单元 第讲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

必修三  第讲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 B 解析 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一种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生物种类将可能有三种变化,即:①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迅速淘汰;②能适应环境生存,并且环境中没有天敌、生活条件优越,种群呈“J”型增长;③在新环境中生存下来,但由于空间、食物、天敌等的限制,种群呈“S”型增长。 2.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 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 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 答案 C 解析 姬小蜂是寄生在椰心叶甲虫蛹上的,是椰心叶甲的天敌。引进物种前,要采取全面的生态评估和监测来决定是否引进该物种,在引进物种后,要建立跟踪监测机制,A正确;引进椰心叶甲的天敌,会使单位空间内椰心叶甲害虫的数量大大减少,B正确;姬小蜂引进本地后,没有天敌,初期食物充足,但随着椰心叶甲的减少,其数量的增长也会受到限制,呈现“S”型增长,C错误;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与椰心叶甲属于寄生关系,由于自然选择必然出现共同进化,D正确。 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答案 C 解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4.(2014·昆明质检)池塘养鱼,若要稳定和长期地保持较高的鱼产量,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 A.适量多地投入鱼的饲料 B.适量多地增加鱼苗的投人量 C.及时适量地捕捞成鱼 D.适量多地增加池塘的水量 答案 C 解析 池塘养鱼,若要稳定和长期地保持较高的鱼产量,应该保持出生率死亡率,可以通过捕捞成鱼以降低死亡率,也可以适量放养幼鱼以提高出生率,故C正确。 5.(2015·广州质检)下列有关种群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D.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答案 A 解析 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蚜虫、跳蝻由于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而它们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种群除具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外,还具有遗传特征,即每个种群都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 6.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J”型和“S”型曲线都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B.“J”型所示增长取决于种群的内在因素 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答案 C 解析 “J”型和“S”型曲线是数学模型中的曲线图,A项正确;“J”型所示增长取决于种群的生殖潜力等内在因素,B项正确;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种群的数量仍在增加,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项错误;“S”型曲线受环境阻力的影响,若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则环境阻力减小,可使K值提高,D项正确。 7.(2015·北京西城区)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 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 D.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答案 C 解析 A项说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B项说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C项不属于种群的范围;D项说的是种群的迁入率。 8.要研究一个种群的密度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种群生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下列调查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调查草地上的瓢虫种群→标志重捕法 B.调查草原中的斑马种群→样方法 C.调查某片森林灰松鼠种群→标志重捕法 D.调查池塘中的鲢鱼种群→样方法 答案 C 解析 植物和活动范围比较小的动物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活动范围较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