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物及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 环境的定义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的环境分区 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 群落与生态系 环境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 环境的定义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活环境: 生物周围一切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 的总和 : 非生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食物链 :一定环境范围内,各种生物通过食物而 产生的直接或间接联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矛盾的统一体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生物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环境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作用于生物 广栖生物:能在较宽的环境范围内生存 狭栖生物:只能在小范围内生存 第一节 生物的环境分区 按海陆分布的地理分区 ?? 陆地、海洋 按海拔高度及海水深度的地理分区 ?? 高山区、平原区、滨海区、浅海区、半深海区、 深海区 按纬度划分的地理区 ?? 极地区、寒带区、温带区、亚热带区、热带区 大陆生物环境分区 ??纬度、温度和湿度及水体性质对大陆环境分区最重要 陆地环境生物区 河流环境生物区 沼泽环境生物区 湖泊环境生物区 陆地环境生物区 包括山岭、丘陵、平原、内陆盆地等,主体为受剥蚀区 常见化石为植物、孢子花粉、哺乳动物骨骼、腹足动物等 河流环境生物区 包括各个水系的主干及支流河床、河岸和河口三角洲等 化石主要产于山麓附近的水流沉积及河道形成的河床和沙滩沉积物中 常见化石主要为硅藻、轮藻、孢粉、介形虫、软体动物、鱼类和哺乳动物等 沼泽环境生物区 是陆地上的低洼潮湿地段 植物丛生,常有泥炭堆积 沼泽沉积一般以黑色泥岩为主,夹煤层,含大量植物化石 湖泊环境生物区 包括含盐度不同的咸化湖泊和淡水湖泊 各类化石比较丰富,主要有植物孢粉、种子、钙藻、昆虫、鱼类、陆相介形虫、叶肢介和脊椎动物等 海洋生物分区 主要根据海水的深度和海底地形来划分??滨海生物区 浅海生物区 半深海生物区 深海生物区 远洋生物区 海洋环境分带示意图 滨海生物区:位于海岸附近的高潮线和正常浪基面之间。又称潮汐地带或潮间带。由于邻近大陆,常出现海湾泻湖、河口、三角洲,岛屿等,所以地形复杂。 滨海生物区地处高能动荡的自然环境,经常有波浪和潮汐的作用,含盐度、温度和光线等环境因素昼夜变化很大,因此生物比较贫乏。滨海地带的生物为了适应这种动荡环境的需要,常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嚷(如厚壳的螺类或双壳类),或牢固地附着生长在岩石上(如牡蛎及藤壶等),有的生物在沉积物中营潜穴生活或在硬底上营钻孔生活,以躲避风浪的侵袭。 浅海生物区(正常浪基面至200 m):从潮汐地带向下至大陆架与大陆斜坡的交界处,海底地形比较平缓,水体不深。浅海区的上部(一般在50 m以上)阳光充足,藻类繁盛。50 m以下的浅海区阳光减少,由于光照不足,极少有藻类生长,或完全没有藻类。 由于浅海环境条件中含盐度变化不大,含氧量充足。深度只受季节的影响,上部偶受波浪的搅动,水层下部除受风暴外,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因此浅海环境对绝大多数的生物生活都比较适合。这样浅海区生物的种类比滨海区生物的种类要多,也就是说浅海区生物的分异度比滨海区的要高。浅海区生物的丰度也比其他各区的要丰富,其中多为底栖爬行或底栖固着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以水中悬浮的微生物或者从海底沉积物中摄取有机质为食。有的兼有以上两种摄食方式。在动物群中有以其他生物为捕食对象的肉食类,如头足类、棘皮动物的海星等。有专门以死亡的生物的尸体为食的食腐动物,也有以藻类等植物为食的草食性动物。 半深海或次深海生物区(200--1 000 m左右):从陆棚边缘至深海盆地的地区,即大陆斜坡地带,海水平静,温度、盐度比较稳定,含氧量稍低,常有浊流沉积。由于光线达不到水底,所以没有藻类生长,这样势必造成草食性生物的绝迹及肉食性动物的减少。底栖生物以食腐类生物为主,食腐生物以水层上部落下来的生物尸体为食,或在沉积物中寻找有机质碎屑为食。 深海生物区(深度超过1000 m):指大陆斜坡以下的深海底部,是一个黑暗、寒冷的深渊(2~10℃)。深海底沉积物由上部降落的碎屑物质组成,其中主要是一些远洋浮游生物的骨骼。沉积速率异常缓慢(每千年约数厘米),经常被底部浊流冲刷搅动而再沉积。经现代深海勘探证明,深海动物群的类别和面貌与半深海和浅海区的相似,但种群密度和群落构造有显著差别。其动物群的数量锐减,以能适应黑暗寒冷的深海环境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生物为主。许多鱼类、甲壳类的眼睛消失,代之以细长的触角和鳍,常能发光发电。这些生物普遍缺乏易溶的碳酸钙骨骼,多以海底淤泥中的有机物为食,或以腐败的尸体或细菌为食。深海生物区的水层部分主要为浮游及游泳生物,大多数的游泳生物死亡后,其钙质骨骼一旦落人海底,就会被逐渐地溶解。只有一些硅质骨骼的放射虫可落人海底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