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4例儿童心前区不适动态心电图分析
54例儿童心前区不适动态心电图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心前区不适与心脏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患儿具有心前区不适症状的54例进行常规12导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olter监测各种心律失常及STT异常阳性率为77.78%,与常规心电图(ECG)阳性率27.7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9.28,P<0.01)。结论:通过监测分析,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心前区不适;儿童;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心前区不适是指包括胸闷、胸痛、气憋、心悸等一组症状。近年来,心前区不适已成为小儿,尤其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主诉之一。常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而长期接受治疗,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很大的经济及心理负担。为明确诊断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与心律失常间的关系,自2003年来,我院对有此症状的儿童常规做心电图(ECG)、拍胸片、心肌酶谱检查之外,同时还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以明确病因,予以及时治疗。本文总结54例心前区不适患儿的Holter监测结果并作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全部检查者均主诉心前区不适,包括胸闷、胸痛、气憋、心悸或心慌等症状共54例,均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类似症状。年龄4岁~14岁,学龄前期14例,学龄期40例;门诊30例,住院病例24例。男24例,女30例。
1.2 检查方法 对54例患儿除常规做心电图外,采用美国美林公司12导Holter仪,闪光卡记录器采样频率0.5 Hz~50 Hz,用标准电极连续记录常规生活状态下24 h Holter,并通过家长配合,详细记录日志及相关症状,经微机处理分析监测中的心率变化、心律失常发生时间、数量和性质,以及STT的改变。再由专业医师复查校对,监测数据详实可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54例患儿中,ECG检查:正常 39例(72.22%),异常15例(27.78%)。Holter检查:正常12例(22.22%),异常42例(77.78%)。其中,监测出有临床意义的(偶发者除外),频发室性早搏2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例,Ⅱ度Ⅱ房室阻滞1例,Holter的检出率明显高于ECG,见表1。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表1 ECG与Holter检查结果对照(略)
表2 ECG与Holter阳性率比较(略)
3 讨论
Holter监测是现代临床心电图的一个重要发展和分支,由美国医学博士NomanJHolter于1957年首创,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广泛用于临床,并且在不断发展,由最初的双导、三导到现在的12导联。Holter是长时间连续记录24 h以上的体表心电图,并能对患者在日常活动时,身体和精神状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动态监测。一般来说ECG仅描记数10 s,所获得信息仅能显示当前状态下安静时的心电变化, 对一些症状发作时、或短暂的、有时是严重的心律失常或 ST T改变不能显示,因此诊断价值也就受到限制, 而Holter在24 h内可记录10万次~15万次的心动周期,所以能准确的反映心率的变化、心律失常、心肌供血等情况与时间、活动、睡眠的关系,则弥补了ECG的不足,提高了心律失常或ST T改变的检出率,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根据观察,儿童心前区不适,包括胸闷、胸痛、气憋、心悸等主诉,具有多样性及间断性,在学龄前期及学龄期较多见。症状出现频率高的原因有部分是因为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关注程度高,偶有不适,就急于就医,以及学龄儿童功课多、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等精神心理因素。另外,小儿时期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故对心脏的调节功能也不稳定。多数学者认为,新生儿交感神经系统在解剖及功能上已趋成熟,故以交感活动表现占优势,而迷走神经的发育稍慢,要到 5岁~10岁时才趋完善,具成人的特征。一般刺激交感神经可使窦房结频率加快、心肌应激性增高、收缩力增强,反之,如刺激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则使窦房结频率减慢、房室交界区应激性减低、传导速度减慢。当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时,对房室交界区抑制明显,可引起Ⅰ度及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在学龄前期以交感神经占优势,学龄期以迷走神经占优势,迷走神经紧张性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本组病例资料结果显示,胸痛、胸闷、气憋、乏力、头晕等症状较少由心脏本身引起, 也有人认为与神经、内分泌等作用有关。总的看来,上述不适症状,不仅仅是心血管系统的原因,还要考虑消化及呼吸系统及胸、肋等器官组织 。人们认为窦房阻滞(包括完全性, 2∶1 文氏现象) 或窦性停搏, 这些过去被解释为窦房结功能不良的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型糖尿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doc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doc
-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同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比较.doc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血管病变关系.doc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doc
- 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doc
-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及微血管病变临床探究.doc
- 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及肾脏损害相关性.doc
- 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意义.doc
- 2型糖尿病现状及其防治策略.doc
-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pptx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哲学与文化专题九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二十四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突破主观题型关于“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分析说明类课件.pptx
- 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1 A sea story课件.pptx
-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课件.pptx
-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pptx
- 《黄继光》课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pptx
-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Unit 3 The Internet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pptx
- 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2 Professional rescue team课件(内镶嵌音频).pptx
-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课件.pptx
- 第六章 6.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第2课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三册教学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护理技巧.pptx VIP
- JBT14159.3-2022 空气分离设备能效限额第3部分:液化设备.pdf VIP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图示.docx VIP
- 灭火应急疏散预案.doc VIP
- 铁路内燃、电力司机考试题库.doc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Lesson 55-56 课件.ppt VIP
- 2025AI+BI峰会:DeepInsight Copilot 演进史以及未来探索.pdf VIP
- 《临床药学文献阅读汇报抗感染粘菌素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vap中的应用》课件模板.ppt VIP
- 2025年福建公需课答案.pdf VIP
- 2020四川园林绿化工程说明及计算规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