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卡尼汀治疗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作用.docVIP

L-卡尼汀治疗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卡尼汀治疗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作用

L-卡尼汀治疗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作用  左卡尼汀(L-Carnitine,LC),又称左旋肉碱,化学结构为L-3羟-4-三甲胺丁酸盐,为水溶性季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中的特殊氨基酸,是脂肪酸代谢必需的辅助因子,促使长链脂肪酸经β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自1978年Bohmer报道维持性血透患者(MHD)存在肉碱代谢紊乱和缺乏以后,许多学者对LC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RF)体内的代谢做了深入研究。目前LC已广泛用于改善MHD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低血压、贫血、肌病、营养不良及脂质代谢紊乱等。 1 LC的发展简   1905年俄国学者WL.Gulew及R.Krimberg首次从肌肉中发现并提取了肉碱。1927年Tomita证实了肉碱的化学结构。1952年Fraekel在肝脏浓缩液中分离出LC。1958年Fritz发现LC是促使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氧化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素,确定了LC在人体脂肪氧化中的重要作用。1980年,LC作为营养品上市。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LC用于治疗原发肉碱缺乏症。1999年,FDA批准了用于预防和治疗HD患者肉碱缺乏症。 2 体内分布、代谢、生理作用   LC是人体细胞内的一种基本组成成分,水溶性、季胺类化合物,分子量162D,有左旋构型和右旋构型,只有左旋构型有生物活性。在体内总含量为100mmol,正常成人血浆浓度为40~50μmol/L。95%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是血浆的70倍,2%~3%存在于肝脏和肾脏,仅05%~1%存在于细胞外液[1]。血浆、肌肉中的含量男性高于女性。肉碱在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肉碱(free carnitine,FC)和脂酰肉碱(acylcarnitine,AC)。此外,体内肉碱代谢平衡对维持正常细胞功能是至关重要的,确保组织中充足的LC量及细胞内LC的合理分布,依赖体内完整的肉碱转运系统[2]。肉碱在体内的来源有两个方面。第一,外源性来源,通过饮食摄入,主要是一些动物性食品如肉、禽鱼、乳品,占75%,约300~400μmol/L。第二,内源性体内合成,在体内借助于维生素C、维生素B6、烟酸、铁离子等辅助因子,在肝、肾、脑中合成肉碱,体内内合成途径[3]:肾脏是LC的排泄器官,LC不与血浆蛋白相结合,自由通过肾小球,99%由近端肾小管回吸收。进入血循环,其余以AC形式从尿中排出,每天从尿中排出100~400μmmol。LC的生理作用较复杂,作为载体,LC转运脂肪酸到线粒体基质进行β氧化,产生能量;作为载体,LC可调节线粒体脂酰辅酶A和辅酶A的比率,此比率的稳定对于能量的代谢有重要作用;LC可以影响氨基酸的代谢,把支链酰基运出有利于氨基酸的正常代谢;LC促进乙酰乙酸的氧化、在酮体利用和清除中起作用;防止过量氨产生毒性,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应激的能力[4]。 3 慢性维持性血透   患者体内LC代谢众多研究显示,MHD肉碱缺乏,在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由于毒素蓄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系统症状,肉碱和辅助因子摄入减少,同时在尿毒症患者存在氨基酸谱的异常,必需氨基酸减少,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增多,造成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下降,使肉碱内源性合成减少。当开始透析后,肉碱则大量被清除。有研究显示[5,6],单次清除LC 70%~75%,每周透析3次可丢失1000μmol。LC的分子量小,水溶性,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容易因血液透析而被清除,但未透析患者血浆肉碱水平不一定明显减低,长期透析会造成组织内肉碱缺乏,心肌、骨骼肌储备力明显降低,引起了肉碱缺乏,产生许多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如脂肪代谢紊乱、肌痛、骨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Sakurachi等对107例MHD进行研究[7],这些患者透析程为1~25年,研究结果显示,游离肉碱(FC)与透析程呈明显负相关。 4 LC治疗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心脏新陈代谢所需能量60%~80%来自脂肪代谢。LC缺乏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LC缺乏直接影响脂肪酸氧化和能量的产生,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受损。补充LC以后,可以促进心肌脂肪酸的β氧化,为心肌提供能量,减少脂酰肉碱的积聚,改善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减轻心脏缺血的损伤程度,提高心脏运动耐力,增加心脏射血分数,促进心功能恢复。Matsumoto等研究[8],9例MHD患者,口服补充较小剂量LC,500mg/d,6个月后,胸闷、憋气症状好转,左室射血分数提高,肥大的左室心肌质量下降,心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平均心胸比例由564±54降至536±40,P=0042;平均左室射血分数由449±122升至538±138,P=0005。其中6例做了MRI,左室质量下降116%~20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