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探析.docVIP

彩色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彩色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探析

彩色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病变鉴别诊断价值探析   作者:程波 张忠波 王瑛 孔令敏 周文姬 郭瑞 【关键词】 彩色超声 胆总管病变   胆总管下段病变临床常见,以往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X线、化验检查等方法,近年来使用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其诊断符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将224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胆总管下段病变超声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2006年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胆总管下段病变患者224例,男128例,女96例,年龄20~85岁,平均52.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上腹胀痛不适,腹部肿块,发热,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等。   1.2 彩超检查 仪器为Apogee800Plus及HDI5 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受检者空腹12 h以上,取仰卧位或右前斜位,常规探测肝脏、胰腺及胆道系统。对因胃肠道气体的干扰难以显示胆总管下段病变者,采用探头加压,深吸气、屏住气、变换体位或饮水充盈 、胃十二指肠驱气等方法,以改善胆总管下段及胰腺周围透声条件,后对胆总管向下进行连续纵横向扫查,沿扩张的胆总管向下,寻找梗阻部位,仔细观察病变声像图特征。选择图像最清晰的梗阻部位冻结,测量病变大小。   2 结果   本组224例超声检查结果,定位准确98.3%(220/224),显示病灶90.2%(202/224),诊断符合率88.4%(198/224),详见表1。   表1 224例胆总管下段病变超声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略)   本组胆总管下段病变声像图特点描述如下。   2.1 胰头癌 胰头增大,增厚,局部见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呈分叶状或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同时可伴有胆道系统及胰管扩张。   2.2 胆总管癌 分三型:①乳头型(10例):肿瘤呈乳头状或菜花样,自胆管壁突入扩张的胆管腔内,分界尚清,边缘不齐,后方无声影;②截断型(8例):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堵塞于扩张胆管内,造成管腔不规则截断,肿瘤与管壁无界限,胆管壁亮线残缺不齐;③狭窄型(6例):肿瘤沿胆管壁生长浸润,使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胆管腔狭窄变细呈鼠尾状。   2.3 壶腹癌 在胰头右缘偏后处,扩张的胆总管末端壶腹部内可见肿瘤的高回声团块或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或不规则,肿块以上的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成“双管扩张征”。   2.4 胆总管结石 在扩张的胆总管内,可见形态稳定的强光团,后方伴声影,强光团与胆管壁之间有分界,典型的可见细狭的液性暗区包绕着强光团,横断面成为“靶环征”,有的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胆总管呈囊性扩张,似球形或锤状,边界清楚,壁薄光滑,内呈清晰的液性暗区,后壁回声增强。囊肿的头侧端与胆总管相连通,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与囊肿的大小呈正比。    3 讨论   胆总管下段病变者常因黄疸而就诊,以往临床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难以对黄疸病因做出明确诊断。超声显像能直观的显示胆总管扩张的程度及部位,故对胆总管下段病变的定位符合率较高,本组达98.3%(220/224)。胆总管下段病因的诊断,主要取决于病灶能否显示与识别,文献报告超声显像胆总管下段病变显出率较低,其重要原因是肠腔气体干扰致使图像不清晰。本文采用综合检查法及饮水呃气法,效果较好,对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显示率为90.2%(202/224),病因诊断正确率达88.4%(198/224)。   本组胆总管下段结石占58.9%(132/224),恶性肿瘤占39.3%(88/224),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占1.8%(4/224)。后者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容易诊断。因此结石与肿瘤的鉴别极为重要,特别是声影不明显的结石与不典型肿瘤的鉴别存在一定的困难。下述几点可助鉴别:①结石回声较强,肿瘤较弱;②结石多有一定的形状,前缘多呈弧形强光带,胆管壁平直完整,二者之间有分界;肿瘤无固定形态,边界不规则,胆管壁残缺,肿瘤与管壁界限不清;③结石未嵌顿时,饱餐后或胸膝卧位可移动,肿瘤无移动性;④结石肝内胆管扩张较轻,肿瘤扩张较重;⑤结石可合并肝内胆管或胆囊结石,肿瘤可侵犯邻近脏器或发生转移;⑥结石部位无血流信号,而肿瘤内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⑦结石起病急,常反复发作,肿瘤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消瘦乏力。本组大多数病例根据上述几点可做出鉴别诊断,但也有个别例外,如结石合并慢性胰腺炎,胰头不规则增大时,可酷似胰头癌。壶腹癌及胆总管癌若表现为强回声伴弱声影,容易与结石混淆,鉴别诊断时需特别注意。   壶腹癌、胰头癌、胆总管癌经临床长期观察发现手术切除和手术生存率有显著差异。壶腹癌较早期出现黄疸,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双管扩张征”,且转移较晚,所以手术预后较好。过去由于临床症状相似,以前难以明确诊断,随着高分辨率仪器的应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