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动脉穿刺溶栓治疗
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动脉穿刺溶栓治疗
作者:闫雷 唐德生 李艳萍 张建国 【关键词】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动脉插管;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以年老多病、长期卧床者多见。本文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57例老年下肢DVT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老年下肢DVT的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动脉溶栓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62~85岁,平均712岁,均为单侧肢体患病;其中左侧31例、右侧6例,中心型4例、周围型12例、混合型21例;病程≤1 w 26例、≤3 d 7例、≤1 d 8例。静脉溶栓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9~76岁,平均672岁,均为单侧肢体患病;其中左侧16例、右侧4例,中心型5例、周围型9例、混合型6例;病程≤1 w 12例、≤3 d 4例、≤1 d 4例。
所有病例发病时均有典型临床表现,患肢凹陷性水肿、增粗、疼痛,直立或行走时加重,皮温升高。其中动脉溶栓组19例Homans征阳性,静脉溶栓组中7例Homans征阳性。
12 方法
动脉溶栓组采用经患肢对侧股动脉穿刺插入4F Cobra导管,导丝引导下将导管置于患侧髂、股动脉内,留置导管5~7 d,使用输液泵快速注入尿激酶30~50万IU稀释液100 ml,再将肝素6 250~12 500 IU 稀释液500 ml均匀维持泵入,每日1次;保留导管期间,抬高患肢30°,避免用力捏揉患肢,并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拟拔除导管前2 d,口服华法林5 mg/d,首次剂量加倍;拔除动脉导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15 min后加压包扎,此后长期服用华法林,并根据凝血功能调整用量2~10 mg/d。
静脉溶栓组采用踝部关节结扎浅静脉,通过足背静脉进行深静脉溶栓,尿激酶、肝素及华法林用药剂量于动脉溶栓组相同。
13 疗效评价
根据临床症状、体症、下肢深静脉多普勒及静脉造影情况综合分析,将治疗效果分为三级。一级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二级有效,患肢疼痛、肿胀基本消失,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仍轻度肿胀,多普勒及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部分通畅;三级显效,患肢症状体症完全消失,多普勒及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基本通畅。
14 检测指标及停药指征
治疗开始前及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并维持APTT在正常值的15~25倍范围内,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5左右。
出现以下情况应停止治疗:肉眼血尿、牙龈出血等出血征象;INR>30;连续治疗3 d无效者;患肢肿胀消退,复查证实血栓完全溶解。
15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
2 结果
本组57例患者患肢肿胀、疼痛均于治疗后1~3 d内不同程度减轻,多普勒及造影显示深静脉不同程度再通。按前述评价疗效的分级标准对两组资料进行评估(表1)。有效与显效之和为总有效率。动脉溶栓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静脉溶栓组(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动脉溶栓组19例Homans征阳性患者中15例症状消失(7895%),静脉溶栓组中7例Homans征阳性患者中2例症状消失(2857%),动脉溶栓组明显优于静脉溶栓组。提示经动脉溶栓对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溶栓法。根据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患侧、健侧肢体周径差的比较,动脉溶栓组效果明显优于静脉溶栓组(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患、健侧肢体周径差比较(略)
本组57例患者无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静脉溶栓组1例因肝素用量过大引起肉眼血尿,停药后肉眼血尿消失。 3 讨论
下肢DVT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疗效欠佳,治疗后易留下血栓形成后遗症。Greefield等〔1〕认为,若本病未经治疗,90%将演变成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手术禁忌证较多,不能够经受手术取栓的打击,临床上以溶栓保守治疗为主,以期待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下肢DVT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全身溶栓〔2〕,但全身溶栓易造成多种出血性疾病而危及生命。本文静脉溶栓组选用踝部关节结扎浅静脉是通过足背静脉进行深静脉溶栓。但由于患肢肿胀很难找到可供穿刺的表浅静脉,即使穿刺顺利,由于主要回流途径受阻,则在近心端深静脉处很难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而动脉保留导管溶栓解决了此类患者的静脉入路问题,同时又增加了溶栓剂回流至近心端血栓处的途径。动脉保留导管属顺行性溶栓,可以有效地保护静脉瓣膜功能,降低后遗症的发病机率,而静脉瓣膜功能是否保护好是决定患者栓塞后综合征(慢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生机率高低的关键因素〔3,4〕。
小腿肌肉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移植肾内新生淋巴管检测临床意义.doc
- 移情、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应用及进展.doc
- 稳定期COPD病人胃食管反流症状相关探究.doc
- 稳心颗粒配合胺碘酮治疗早搏临床观察.doc
- 程序性细胞死亡及循环经济.doc
- 穴位埋线对更年期雌性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doc
- 穴位注射绒促性腺素对先兆流产患者性激素影响及治疗作用.doc
- 穴位埋入药线疗法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doc
-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探究.doc
- 穴位贴敷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影响.doc
- 2025年家居家纺商业计划书线上线下融合下的市场拓展策略.docx
- 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优化创新优化报告.docx
- 教育精准扶贫对农村地区教育投入结构优化的影响评估报告.docx
- 医疗美容行业监管政策对美容护肤品牌的影响与2025年市场策略分析报告.docx
- 纺织服装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政策环境与法规解读报告.docx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村旅游开发2025年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项目组织管理建议书.docx
- 农村电商服务站农产品电商平台用户行为分析与产品创新报告.docx
- 医疗美容服务行业规范化背景下,2025年市场监管法规解读与应用.docx
- 航空运输业2025年疫情冲击应对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