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777(预览效果不佳,但插入音乐及视频之后效果还是可以的)
《踏歌图》 宋代画家马远作。描写一个清静深秀的山湾里,几个老农在阳春时节带有几分醉意地欢娱歌舞。他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景物写得远近分明,图中没有花草的陪衬,却表现出愉快的春山环境。远山奇峭,近石方硬,树木多姿,云雾掩映中显出辽远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具有清旷秀劲的特殊风格。 清代作品 《淮扬洁秋图》石涛 此画的中间段的表现极为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转承作用,它的起首须是前段结尾的延续,它的结尾须是后段起首的外延。为此龚贤巧于构思,精于设陈布势。 全幅虽绘秋林草屋,流泉飞瀑等景象繁多,但穿插有致、有条不紊。 留白处的虚与浓墨点染处的实互为映衬,画面饱满而又不失空灵。 山石用“积墨法”,以笔含墨,层层积点石面,将山石向背虚实块面体积以及雨后的湿润之感都真实地表现出来。 年代 发展 时期 艺术特点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魏晋 萌芽阶段 山水画作为背景出现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唐代 成熟期 ? ? ? 五代 重要时期 ? ? ? 北宋 高峰期 客观描绘景物为主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南宋 高峰期 追求诗的意境 马远、夏圭 《踏歌图》 元代 高峰期 更强调主观抒发与个人风格的创造、借景抒情 倪瓒 《六君子图》 明代 主流 偏重于笔墨风格的继承 沈周 《庐山高图》 清代 主流 主张复古及师造化 ? 《溪山无尽图卷》 龚贤 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概况? (年代 发展时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是什么?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五.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具有以写实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优良传统。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不同于西方的“静物写生”,而是着重于对花鸟生态特征的表现,着重描写动植物的生命力及其特征,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体验与感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则是人对动物审美的移情表达,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因此中国画家在欣赏梅、兰、竹、菊、松、鹤、鹰、牛、马等动植物时,往往赋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属性”,作画立意时便借其抒发情怀,表达人生志向。 【名称】五牛图 【年代】唐代 【作者】韩滉 【形式】麻纸类 【纵】 20.8厘米 【横】 139.8厘米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物等级】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五牛图》(局部) 韩滉(唐) 《五牛图》(局部) 韩滉(唐) 《芙蓉锦鸡图》宋徽宗赵佶 整幅画以锦鸡、芙蓉为主体,同时配以轻盈跳动的蝴蝶,将观者的视线上引,下面又有菊花支撑,因此构图既稳定庄重又显变化丰富,其构思是颇具匠心的。《芙蓉锦鸡图》采用双勾重彩的画法,总体风格近于黄筌一派,其设色富丽典雅,而勾线要比黄筌一派生动和粗重,因此又具有徐熙画法的某些特征。是北宋后期院体花鸟画的精典之作。 画面下方是数枝拒寒凌霜的菊花,似乎对芙蓉的华美不屑一顾,显得孤傲不阿。 写生珍禽图黄筌(五代) 【名称】墨葡萄图(轴) 【年代】明代 【作者】徐渭 【纵】 165.7厘米 【横】 65.4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徐渭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他的这幅《墨葡萄图轴》,描写了无人摘采的野葡萄隐现于如点点泪痕般的黑叶中,表达了题诗所言“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抑郁牢骚与愤懑不平的情感。所画葡萄及藤叶,纷披低垂,用笔恣纵,水墨淋漓,随意挥洒,不拘形似。徐渭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酒,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将普通的物象赋予强烈的主观情感,直抒愤世疾俗、激荡难平之情,给作品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使其具有磅礴奇崛的气势和雄肆豪放的格调。 清代作品 荷石水禽图 朱耷(清) 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他为明代宗室,国破家亡后出家为僧。朱耷的艺术比常人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其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助笔墨而抒发出来,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其作品中拟人化的鱼鸟、险怪空灵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充满孤独幽愤感情的笔墨,在内容与形式上已臻于高度统一。此画以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小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独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并富有层次感。他的画构图简约,水墨淋漓,运笔豪放中有温雅,不拘成法,自成一家,臻文人画最高典范,也因此对后世艺术家影响极大。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是什么?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综合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