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英语高考阅读问题(广雅何红梅)
阅读理解 1. 阅读理解问题的类型 2. 2014广东英语高考阅读问题类型分布 3. 阅读理解设问的典型方式 4. 攻克阅读理解的tips 1. Types of questions: A.细节理解 (Read for details) B.主旨大意(Read for the main idea, best title…) C.推理判断 (Read to infer) D.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Assess the writers purpose or attitude) E.词义猜测 (Read to guess new words) F.代词指代 (Read to see what the pronoun stands for) …… B. Main idea (主旨大意题) 主要内容型(main idea/theme, mainly about, mainly talks about) 文章标题型(title) C. Inference 推理判断题 推断隐含意义(重点) 推断写法意图 推断目标读者 推断观点态度 推断其它 推理判断题 题型特点:根据某句、段落或者全文提供的事实进行逻辑推理,推断出作者没有提到的或者没有说明的事实或者可能发生的事实。旨在考查学生透过词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或者弦外之音的能力。(read between the lines) 推断隐含意义【技巧点拨】 常含以下字眼:Infer, suggest, imply, indicate, conclude 干扰项特点: 原文信息的简单重复,而非推断出来 推理过度的片面结论 与文中内容不符或完全相反的结论 符合考生已有常识,但文中没有信息支持 主旨推断法:在理解文章大意,明确文中主旨基础上进行推断,得出符合情理的结论。 D.写作目的(purpose)型【技巧点拨】 根据文章的主旨和体裁来推断写作目的。文章首尾段或每段首尾是阅读重点。 常见写作目的和对应的体裁: 1、to entertain readers(使读者愉悦、发笑):常见于个人经历或故事类 2、to persuade readers(说服读者接受某种观点):常见于广告(推销一种产品或服务)或议论文(说服读者接受或赞同某一观点) 3、to inform readers(告知读者某些信息):多见于新闻报道类、科普类、文化类、社会类、劝告性、建议性文章 2. 广东高考英语考点分布: 考纲要求 考题落实情况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1 3 2 1 1 1 2 3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11 9 13 13 7 10 6 7 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或句子意思 2 2 1 1 1 1 1 2 4 作出判断和推理 5 5 2 4 4 2 4 2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0 0 0 0 0 0 0 0 6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1 1 2 2 2 1 2 1 2014年广东英语高考考点分布: 考纲要求 考题落实情况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30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26,27,28;31,32,33; 36,39; 42,43,44 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或句子意思 34/句子;41/生词 4 作出判断和推理 29;35;37,38,40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无 6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45/意图 细节理解题虽多,但选项设计有难度 33. Who came up with the phras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Judy Foreman. B. Natalie Smith. C. Alice Johnson. D. Anne Herbert. totally wrong and irrelevant information 2) coming from the passage but slightly changed 3) mistaking ones idea for another 4) including less or more information than it should 以假乱真 偷梁换柱 张冠李戴 以偏概全 3. Typical ways of designing multiple choices in reading: 1)totally wrong and irrelevant information以假乱真 31. Why did Natalie Smith pay for the six cars behind her? A. She knew the car drivers well. 2) coming from the passa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