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药物与中间体.pdf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药物与中间体

第五章 药物与中间体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1. 药物 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有目的调节人体生理 机能,并能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它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 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 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 药物的来源 3. 理想药物应具备的特点: (1). 自身的药物选择性高、无毒害、避免不良反应、与 其他相关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加疗效; (2). 长期服用不易产生耐药性; (3). 具有优良的药物动力学特点,最好为速效及长效 药; (4). 性状稳定,不易被酸、碱、光、热及酶等破坏; (5). 使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 4. 药物的分类 区别的本质: 二、药物作用机制 1.非特异性药物作用 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通过改变细胞周围的理 化条件而发挥作用。 2 .特异性药物作用 结构特异性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如酶和受体)功能基 团结合而发挥作用,大多数药物属于此类。 三、研究方法与理论 1.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主要研究药物对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 防治疾病的机制。 2.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 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化转换(代谢)及排泄过 程。药物的代谢与个体的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和遗传 因素等有关。 3. 受体理论 受体理论是药效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从分子水 平阐明病理生理过程的现象,解释药物的药理作用、作 用机制、药物分子结构和效应关系的一种基本理论。 (一)受体的基本概念 受体(Receptor)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 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 ,能与特异性配体(药物、递质、激素、 内源性活性物质)结合并产生效应。与受体结合的特异性物质称为配 体(Ligand)或配基。而受体上能与配体相结合的活性基团,称为受点 或位点(Receptor site) 。 (二)受体特性 受体具有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高亲和力、结构专一性、立体 选择性、区域分布性、亚细胞或分子特征、配体结合试验资料与药理活 性的相关性、生物体存在内源性配体。 (三)受体类型 受体类型根据受体在靶细胞上存在的位置或分布,大致可分为三类: (1)细胞膜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等; (2)胞浆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浆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 体等; (3)胞核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核内,如甲状腺素受体存在于细胞浆或 细胞核内。 四、药物靶点 药物靶点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 位点,包括基因位点、受体、酶、离子通 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现代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关键首先是寻找、 确定和制备药物筛选靶—分子药靶。 选择确定新颖的有效药靶是新药开发的首要任务。迄今已发现作为治 疗药物靶点的总数约500个,其中受体尤其是G-蛋白偶联的受体(GPCR) 靶点占绝大多数,另还有酶、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药的作用靶点。 合理化药物设计可以依据生命科学研究中所揭示的包括酶、受体、离 子通道、核酸等潜在的药物作用靶位,或其内源性配体以及天然底物的化 学结构特征来设计药物分子,以发现选择性作用于靶点的新药。 五、 六、 第二节 心血管药物 强心药 抗心绞痛药 分 类 抗心率失常药 抗高血压药 抗高脂蛋白血症药 一、强心药 • 慢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 正性肌力药加强心肌收缩性 – 血管扩张剂、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抑制剂降低前、后负荷 • 强心药 – 强心苷类 – 非苷类强心药 1. 临床常用强心苷类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