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隋唐五代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本章重点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唐代各项制度的演进及影响 本章要点:各项制度;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民族关系;对外交流 思考题: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评价 第八章 隋唐五代多民族国家的兴衰(581——959年) 第一节 隋朝(581-618年) 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历经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二代皇帝,618年灭亡,立国共37年。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1、代周建隋:大定元年(581年),杨坚逼周静帝禅让帝位,建国号隋,改元开皇,杨坚是为隋文帝。 2、灭陈与统一全国: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杨广和大臣杨素为统帅,率兵50余万,大举伐陈。次年,隋兵攻入建康,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和宠妃张丽华,陈亡。于是从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近三百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至此结束,为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唐朝的昌盛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改革官制。隋文帝在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2、创立科举制度。通过文化考试选官,由出身转向个人才华。初行“九品中正制”,每州岁贡三人,以“文章华美”为标准,后又以“先行修谨”(德)、“清平干济”(才)二科举人。由于不放心各州推荐上来的人而进行考核,引发了科举考试。继而很快发展为不再推荐,完全凭考试选官了。科举制的确立,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 三、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炀帝性情外向,“好为吴语”,崇尚江南风俗,当时习俗南文北武,与关中出身的军事贵族不同,总与关中官僚、将士发生矛盾。 炀帝自继位当年始,于605、610、616年三游江都,其间还北巡长城、已造张掖。在位十四年,居京师不足一年,最后被弑仍在江都。 隋炀帝称帝后大事记 大业元年三月营建东都、开通济渠、邗沟、八月巡幸江都 二年四月还洛 三年三年三月还京,四月北巡,至榆林、筑长城,九月还洛 四年三月巡长城,东至恒岳、开永济渠 五年正月西巡河右,征土谷浑,置四郡,九月还京,十一月幸洛 六年三月,幸江都,开江南河 七年二月,御龙舟入通济渠至涿郡 八年,伐高丽,九月还东都 九年三月,幸辽东 十年三月幸涿郡,十月经东都还京,十二月,如东都 十一年五月,幸太原,北巡,十月还东都 十二年七月,幸江都 十四年三月,被弑。 在二、三次游江都之间还三次征伐高丽,高丽在开皇十八年曾侵犯辽西,炀帝令其王高元入朝不从,遂伐之。前两次失败而返,最后一次高丽求和,方停止讨伐。 与此同时还营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徭役大增,甚至役及妇人。 炀帝性喜夸耀,奢移,以丝帛缠树向西域夸富。高颖等人因进谏而被杀,众人不敢言。 最终因为民不聊生,田园荒芜。导致动乱、兵变与农民起义交织并发。 隋末农民起义图 第二节 唐朝(618-907) 唐朝是唐高祖李渊在公元618年建立的,其间共传21帝,907年灭亡,立国共289年。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可将唐朝的历史分为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一、唐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1、唐朝的建立 【晋阳起兵】与唐朝建立。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和晋阳宫副监装寂及晋阳县令刘文静等人的支持和协助下,招募兵马,杀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从晋阳起兵,沿汾水河谷南下,直趋关中。同年十一月,攻克长安,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次年五月,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弑的消息传来后,李渊遂登极称帝,建国号唐,改元武德,是为唐高祖,仍都长安。 2、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改革官制。唐代的中央机构承袭隋制,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除内史省改名中书省,内史令改名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名侍中外,其余名称、长官、职能和性质均同隋制。 (2)完善科举制。 3、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埋伏兵力,杀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夺取了太子地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4、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能征善战,并且善于治理国家。贞观年间的政治情况,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唐太宗的突出作为有三个方面。 (1)执法公允 (2)纳谏。即采纳臣下的不同意见,能承认自己有不如人之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犯颜直谏”,以致激怒太宗。 (3)用人。能用人各取其长,用人如器,众星托月。继位前在秦王府时有十八学士,如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虞世南;武将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继位后有魏征、李靖等。并且限制秦王府旧部,重用东宫府,以瓦解利用对方势力,说李建成的人当年是桀犬吠尧,各为其主,不加追究。 5、武则天与“武周革命” 唐太宗死后,他的第九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即位之初,继续执行高祖、太宗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政治、经济都得到了不断发展。但由于后来武则天的入宫,遂使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武则天名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