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捷克陆军博物馆看捷克战争史
从捷克陆军博物馆看捷克战争史地处中欧的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是一座人文荟萃、富有历史气息的美丽古城。布拉格未被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兵燹破坏,不像维也纳、柏林、华沙、布达佩斯等邻国首都二战期间遭空袭、炮轰,其城市建筑几乎未遭破坏。布拉格拥有众多图书馆、博物馆、画廊、音乐厅、剧院与教堂等古老建筑。不过,要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历史,布拉格同样是一处值得观览的城市。
捷克的武器产品在欧洲素有口碑,如波西米亚西部大城市皮尔森的斯柯达兵工厂、第一大城市摩拉维亚的布尔诺兵工厂与太特拉兵工厂出品的载重车与轻、重武器,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交战国双方广泛使用,其设计与制造水准与德国产品不相上下。而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大量使用的VZ24步枪与ZB26轻机枪、ZB37中型机枪,都是布尔诺兵工厂的著名产品。
捷克共和国一战时期被奥匈帝国统治,二战时期被纳粹德国占领,二战后不久又成为华沙公约组织(WTO)成员国,所以该国军事类博物馆收藏的武器装备,不仅有自制产品,也有德、奥体系与前苏联体系产品。仅布拉格就有捷克共和国国防部民政局所属的捷克陆军博物馆、Kbely航空博物馆、军事科技博物馆等3处军事史料和实体文物收藏展示馆。
捷克陆军博物馆现址于1932年落成启用,收藏的军事史文物以轻武器、军服、旗帜、勋奖章、识别徽饰为主,展览分为3个历史时期,呈现了捷克的战争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时期
从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与斯洛伐克皆在奥匈帝国统治下,受当时盛行的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影响,捷克民族主义逐渐成形,脱离奥匈帝国统治自己当家做主的想法萌芽,马萨里克与贝内施等人主张与斯洛伐克人共组联邦,脱离奥匈帝国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寓居美、英、法、意大利、塞尔维亚、俄罗斯等地的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加入“协约国”阵营军队,与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组成的“同盟国”阵营作战,流亡在外的马萨里克与贝内施也在协约国阵营奔走游说,争取让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在一战胜利后独立建国。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休战日(1918年11月11日)后脱离奥匈帝国独立,得到战胜的协约国阵营承认。1918年11月14日,马萨里克被布拉格国民议会选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任总统。先前加入协约国军队作战的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纷纷返回祖国,成为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军队骨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第一、第二共和国时期(1918~1938年)
首位总统马萨里克的当政时期为第一共和国时期,这段时期可谓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黄金时代。由于其继承奥匈帝国原有大部分工、矿业地带,加上首位总统马萨里克与继任总统贝内施总统治国有方,在一战后中欧与东欧的新兴独立国家里,政治民主、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等状况良好。当时,捷克斯洛伐克采取亲西方外交政策,竭力保障捷克斯洛伐克疆界领土完整,与法国、苏联签订盟约,希望借此牵制德国;另一方面以远交近策略与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缔约,牵制原奥匈帝国主体的奥地利与匈牙利。
受惠于境内工矿业资源及发展,到1938年,捷克拥有一支装备精良、拥有400多辆自制战车的20.5万人现代化陆军及一支拥有数百架军用机的空军,沿波西米亚边境更有一条小型马其诺防线。捷克制枪炮与战车除了销往瑞典、瑞士等中立国以及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外,更销往南美洲的秘鲁与亚洲的伊朗、中国。
但好景不长,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如同其他一战结束后在南欧与中欧、东欧出现的新兴国家一样,都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犬牙交错的棘手内政问题。其除了1000万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还有100N匈牙利人、50万罗塞尼亚人、8万波兰人、300多万日耳曼人。纳粹德国统治者希特勒在1938年3月强行吞并奥地利后,利用被捷克统治的日耳曼族群作为干预捷克内政的借口,而总统贝内施下令捷克全国总动员,战火一触即发。但1938年10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牺牲捷克权益,与希特勒、意大利法西斯统治者墨索里尼签署慕尼黑协定,逼迫捷克将与德国毗邻、日耳曼人占多数的苏台德区,以民族之名割让给德国,德军随即开入吞并此地。二战结束后,苏台德地区被捷克收回,捷克政府为永绝后患,将世居当地的日耳曼人强制驱往德国。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总统贝内施辞职出亡美国,由埃米尔·哈查继任总统,是为捷克第二共和国。
捷克第二共和国寿命不到半年,1939年3月,斯洛伐克与罗塞尼亚在希特勒怂恿下相继宣布独立。1939年3月15日,德军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占领布拉格,德军进军途中只遭遇捷克军队一位上尉连长Karel Pavlik的部队短暂抵抗,波西米亚与摩拉维亚即沦为纳粹德国保护领地,波兰与匈牙利也趁火打劫进占与捷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