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及其在中国早期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主义及其在中国早期影响

实用主义及其在中国早期影响【摘 要】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动)派生而来的,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一个现代哲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斯、杜威等人。实用主义较为突出地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际上是美国的半官方哲学。 【关键词】实用主义 杜威实用主义思想 中国早期影响 后续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2-0036-03 实用主义作为一门哲学派别,发端于1871~1874年间在哈佛大学所建立的“形而上学俱乐部”。这是由一些先后在该校任教的教员组成的一个学术团体,其主要成员有实用主义创始人皮尔士和后来成为实用主义主要代表之一的詹姆斯以及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威等人。1872年皮尔士在“形而上学俱乐部”作了一个报告,并于1877年把这个报告整理为《信念的确定》和《怎么使我们的观念清晰》两篇文章,先后在《通俗科学月刊》发表,从而确立了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 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的诞生与发展 皮尔士认为:“思想就是行动”。“思想的全部功能是要产生行为习惯”。“每个行动的涵义,只需要看它卷入了什么样的行为当中去”。“每个目的是要产生某种有意义的结果”。总之,皮尔士认为,如果我们要把一个信仰或观念弄清楚,只需考虑它可能包含什么样的意义或结果。这些论述被称为皮尔士原理,即实用主义的基本原理。皮尔士在《怎么使我们的观念清晰》一文中虽然没有使用“实用主义”这个词,但实用主义的原理与概念显然是他首先提出的。因此,詹姆斯在1898年宣称,《怎么使我们的观念清晰》的公开发表,是“实用主义”的出生证明。 1898年,詹姆斯重提皮尔士的这一原理,并把它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系统的实用主义理论体系。他把实用主义看做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和宗教问题的方法,他所提出的彻底经验主义和“有用就是真理”的观点成了实用主义的经验和真理论的典型形式。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强调多元化、创造性与变革,赞成思想的不同与差异,反对思想的绝对性、终极性、一致性以及那些企图压制现实生活中所有不端的、圣洁的思想范畴。简而言之,实用主义哲学非常重视实践、目的与多元化。在他的推动下,实用主义很快就发展成为美国最时髦的哲学。 继皮尔士和詹姆斯之后,杜威对实用主义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杜威对实用主义哲学发展的重大贡献被美国学术界认为是“实用主义哲学家中的巨人”。在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中,经验主义与工具主义是其主要内容。杜威相信,思想与信仰就像人们的双手,是用来应付环境的工具。他说,双手的功能是帮助人类对付环境,同样,思想的功能也是帮助人们实现与现实、环境的联系、沟通。如果一种思想与理论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适应已变化了的新条件,不能帮助人们应对社会环境与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这种思想与理论就必须加以修正或扬弃。杜威认为,思想“是成功行动的一个工具和手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详尽地阐述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要义,并将其广泛运用于教育、哲学、学术研究以及实践中,使之通俗化、现实化、大众化。他全力地捍卫与发展实用主义哲学,将实用主义哲学运用于教育与社会,推动民主建设,使实用主义哲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实用主义哲学发展到新的高度。 二 杜威的经验主义和工具主义思想 1.经验主义 与纯经验相比,杜威对“经验”的涵义解释有很大的不同。杜威把他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称之为“经验的自然主义”。他认为他的经验自然主义不同于一切旧的传统哲学,因为它超越了精神和物质、主体和客体、经验和自然的对立,从而克服了“二元论”,改变了哲学的性质及其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杜威认为,旧的传统哲学之所以是“二元论”,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一种“非经验的方法”。这种方法“从反省的结果出发,而反省是已经把经验的材料与经验的行动和状态割裂为二的”,也就是说,“对于非经验的方法来说,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是分离的、独立的”。既然存在被分裂为两个根本对立的领域,于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改变了:它不再描述存在的普遍特征,而变成了一个调整或协调两个分开的存在领域的企图。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的哲学家否认精神的实在性,把精神、经验归结为物质、自然,如唯物主义者;有的哲学家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把物质、自然归结为精神、经验,如唯心主义者。在杜威看来,不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是以分裂精神和物质、主体和客体、经验和自然为前提的,因此都是“二元论”。杜威认为,要克服“二元论”,就必须采用“经验的方法”。“经验的方法”,就是反对把主体和客体、经验和自然截然分割开来,而是通过确立“经验和自然的连续”,把存在看成是一个“统一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