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层次的天下与有差别的政区中国社会科学网.PDFVIP

有层次的天下与有差别的政区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层次的天下与有差别的政区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2014年3月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MaL2014 第 24卷 第 1期 Chin~sBorderlandHistoryandGeographyStudies Vo1.24 No.1 有层次的 “天下”与有差别的 “政区” 兼论秦汉天下格局视域下的人群划分与认同建构 朱圣明 秦汉社会存在两种 “天下”:一种在地域上总括塞内 “中国”与塞外蛮夷,另一种则仅包含 塞内 “中国”之地。但总体而言,“天下”以 “中国”为核心,“中国”又以 “内郡”为核心是 秦汉天下格局的基本构造。一方面,“天下” 内的人群被划分为多种层次、多个部分,助长了各 人群之间关于彼此族群身份的交争;另一方面,多种层次、多种 “核心”与 “边缘”的划分及 各种可周来建构新认同的资源的存在,也为各人群间的重组与分解提供 了多种可能。 关键词 秦汉 天下格局 天下 中国 政区 作者朱圣明,1984年生,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系助教。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 422号,邮编 361005。 秦朝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的政治局面。继之而起的汉朝,通过进一步开疆 拓土,疆域更加辽阔。表面而言,“天下一家”、 “天下为一”的格局在秦汉时代 由经传理想 变成了社会现实,其实质却不然。不仅整个 “天下”尚被沿边塞徼明确分隔为塞内、塞外 两部,就连塞徼之内的各政区之间亦是差异显著。于此,一些学者如卢云、① 刘瑞、② 李大 龙、⑧ 黎小龙、徐难于、④ 于逢春、⑤ 雷虹霁、⑥ 尹建东⑦等都 已做过相关探讨 ,取得 了重 要成果。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上,以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方法继续对秦汉时期的天下格局展开 研究,并将深入阐析这一格局对当时社会人群划分与认 同建构的实质影响。 ① 参见卢云: 《区域控制与历史发展——论秦汉时期 的政治中心、文化重心及其相互关系》, 《福建 论坛》1987年第4期。 ② 参见刘瑞: 《秦 “属邦”、“臣邦”与 “典属国”》, 《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③ 参见李大龙: 《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 《中国边疆史地 研究》2004年第 1期。 ④ 参见黎小龙、徐难于:《两汉边疆思想观的论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思想的形成》, 《中国边疆 史地研究》2006年第4期。 ⑤ 参见于逢春: 《华夷衍变与大一统思想框架的构筑——以 (史记)有关记述为中心》, 《中国边疆 史地研究》2007年第2期。 ⑥ 参见雷虹霁: 《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以 (史记) (汉书) (方言)为中心》,中央 民 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⑦ 参见尹建东: 《天下观念与华夷边界 :从先秦到秦汉的认识转变》,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 第 g期。 一 】0 一 有层次的 “天下”与有差别的 “政区” 由两起争论说开去 武帝元鼎 (前 116一前 111)中,博士徐偃在出巡关东期间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 铁,为御史大夫张汤奏劾,其罪当死。徐偃引 《春秋》之义 “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 存万民,颛之可也”为 自己辩护,张汤词竭,未能予以反驳。武帝下诏让谒者给事中终军 与徐偃辩难 。终军以为:“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 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颛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故 《春秋》 王‘者无外’。偃巡 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① 因终军之诘难,徐偃 “矫制颛行”之罪在 《春秋》经义层面 上亦得成立,其最终只得服罪受诛。从徐、终二人的言论可看出,他们立论的依据并不一 样。徐说仍然停留在先秦诸侯林立、各国分疆异俗的思维定式上,由此出京师便意味着 “出疆”。而终军则认为时天下为一,当践行 《春秋》 “王者无外”的思想,凡封域之内皆 应视为天子疆土,帝国官吏外出京师不得称为 “出疆”。 《论衡》 中记载了另一场有关政区差异的争论: “宣帝时,凤皇下彭城,彭城以闻。宣 帝诏侍中宋翁一。翁一 日: 凤‘皇当下京师,集于天子之郊 ,乃远下彭城,不可收,与无下 等。’宣帝日: 方‘今天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