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民版选修1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过关检测(含答案和解释).docVIP

2017人民版选修1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过关检测(含答案和解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人民版选修1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过关检测(含答案和解释)

2017人民版选修1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过关检测(含答案和解释) (时间:4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分,共20分) 1.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解析:选D。A项为秦国保守派的观点;B项为儒家观点; 项为用人方面的主张,属如何变法的范畴,不是要不要变法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D。 2.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  ) A.奴隶主贵族 B.商人 .新兴地主 D.农民 解析:选A。读懂材料是关键,结合战国时代特征,本材料实质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要求,打击的对象当然是奴隶主贵族了。 3.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故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解析:选。此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由荀子的观点可知,“非幸也,数也”的意思为不是幸运的、偶然的,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4.商鞅携其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但因不敢亮明身份而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 A.行县制 B.法律严酷 .奖励军功 D.“焚诗书”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为根据商鞅颁布的法令,店主必须验明住店人的身份,否则就要受罚。而商鞅是不敢暴露身份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侯问李克(李悝)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四方之士。” ——(西汉)刘向《说苑#8226;政理》 材料2:是时,李悝为魏侯作尽地力之教(充分利用土地的教令)。以为地方百里,提封(国内)九万顷,除泽、邑居叁分(三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又曰:籴甚贵伤民(士、工、商),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是故善平籴者……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东汉)班固《汉书#8226;食货志》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1中李悝提出的对策及该对策所针对的制度。并概括该对策产生的积极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李悝提出这一思想的主要目的。(8分)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第(1)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到李悝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要赏罚分明,选贤任能,这样打破贵族特权,促进社会发展;第(2)问结合材料“尽地力”等关键词概括,结合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得出目的。 答案:(1)对策:赏罚分明,选贤任能。针对制度:世卿世禄制度。积极影响:打破旧贵族势力的特权,选贤任能,改善吏治,促进国力强盛、社会发展。 (2)基本思想: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粮食产量,维护社会各阶层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主要目的:使魏国富强,称霸诸侯。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的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材料2: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8226;商君列传》 请回答: (1)请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商鞅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1分) (2)根据材料2回答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联系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作用回答。第(2)问注意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卒”概括回答。 答案:(1)政治上: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推行县制、制订秦律等措施,打击旧势力,维护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