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齐民要术》探讨北魏旱地农业技术.doc
基于《齐民要术》探讨北魏旱地农业技术
西晋末年,发生永嘉之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趁机大举内侵,中国北方出现了十六国纷争的动荡局面,致使北方农业受到严重破坏,饥荒频繁,民不聊生。《魏书食货志》云:晋末,天下大乱,生民道尽,或死于干戈,或毙于饥馑,其幸而存者盖十五焉。十六国后期,拓跋鲜卑崛起于代北,386年始建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立国之始,就重视农业的发展。天兴元年(398年),平定中山后,迁徙十万余家以充京师,各给耕牛,计口授田。同时在平城制定京邑,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年之田,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帅以监之,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经过这一番努力,北魏的农业已奠定了初步基础,自后比岁大熟,匹中八十余斛。439年,太武帝拓跋焘以武力统一了黄河流域,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太平真君年间(440~451年),又下令修农职之教,垦田大为增辟,使几经破坏的北方农业又得以恢复和发展。到孝文帝施行均田制、三长制之后,北方的农业生产推到了自汉魏以来的又一个新的高度。
北魏末到东魏初(约533 ~ 544年),青州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贾思勰撰成农业科学技术巨着《齐民要术》,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着之一。该书总结了秦汉之后400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全面反映了北魏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中,旱地农业技术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不少学者的研究工作,已涉及这一问题,但比较零散。为此,本文拟以《齐民要术》为据,对北魏旱地农业技术作一较系统的探讨。
1 农具的创新
北魏时期,农具较前代有了不少改进,而且还创制了一些新的农具。东汉刘熙《释名释用器》记载,汉代较重要的农具有10余种,即犁、耙、锄、镈、耨、耩、锹(锸)、镰、铚、枷、鉪等。而《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农具就有20多种,除原有农具之外,新增的有耧、铁齿镂楱、锋、挞、陆轴、木斫、窍瓠、鲁斫、批契、手拌斫、劳(耢)、铁齿耙、蔚犁等。
耧,播种用的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把扶,可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这种农具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北魏时,在汉代三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两脚耧和独脚耧。《齐民要术耕田》云:两脚耧种垅穊,亦不如一脚耧得中也。
铁齿镂楱,是一种由畜力牵引的一种耙(读ba)。《齐民要术耕田》云:耕荒毕,以铁齿镂楱再遍耙之。耙用于耕地之后,可使翻起的土垡变得细碎疏松,并可以去掉草木根茬。汉代已有竹木耙和铁齿耙,但均属人力耙的范畴。铁齿镂楱则是最早的畜力拉耙的明确记载。
锋,一种畜力牵引的中耕农具,类似无铧犁,起土不覆而留在原处,在禾苗稍高时使用。《齐民要术耕田》云:即移羸速锋之,地恒润泽而不坚硬。锋有浅耕保墒的作用,还可用于灭茬。也有的学者认为,锋应是尖刃的、不用畜力牵引,主要用于中耕的鐝类或铲类多用途的手工农具。
挞(读tagrave;),一种播后覆种的镇压农具。用于耧种之后,覆种平沟,使表层土壤塌实,以利保墒全苗。《齐民要术耕田》云:凡春种欲深,宜曳重挞。
陆轴,即碌碡。俗名石磙。是一种压地农具。《齐民要术水稻》曰: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
木斫,即櫌,一种敲打土块、平田的农具,形似木榔头。《齐民要术水稻》曰:块既散液,持木斫平之。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器》曰:今田家所制无齿杷,首如木椎,柄长四尺,可以平田畴击块壤,又谓木斫,即此櫌也。
窍瓠,一种播种专用农具。《齐民要术种葱》曰:两耧重耩,窍瓠下之,以批契继腰曳之。是指用耧开沟后,用窍瓠播种。这种工具盛上种子后便系于腰间,拉着走,将种子播于沟内。
鲁斫,一种锄名。《齐民要术种苜蓿》曰:每至正月,烧去枯叶更以鲁斫斸其科土,则滋茂矣。缪启愉校释:鲁斫,即钁。
批契,批契一词,在古文献中仅两见于《齐民要术》: ①《种葱》篇曰:以批契继腰曳之。②《种苜蓿》篇曰:重楼耩地,使珑深阔,窍瓠下子,批契曳之。缪启愉校释:其形制、装置及操作方法均未详照《要术》叙述播种程序说,应是一种复种工具。
手拌斫,一种手用的小型铲土农具,专门用于蔬菜园艺。《齐民要术种葵》曰:其剪处,寻以手拌斫斸地令起,水浇,粪覆之。
劳(耢),即耱,是安有牵引装置的长条形木板或用荆条编扎而成的一种农具,作用类似耙。劳由畜力牵引,用以摩碎土块、平整土地。《齐民要术耕田》云:春耕寻手劳,古曰耰,今曰劳。
铁齿耙(读pa),指专门用于蔬菜园艺的一种耙,形如猪八戒的兵器,用于击碎较大的土块,以平整土地。《齐民要术种葵》曰:春必畦种铁齿杷(耙)耧之,令熟,足踏使坚平;下水,令彻泽。
蔚犁,犁是中国古代的主要耕具。从河南渑池出土的铁犁情况来看,南北朝之前,已有三种类型的犁:一是全铁铧;二是V字铁铧;三是双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