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品到展品: 自然史博物馆的展览诠释— 以‘植物的魔法特展’为例.PDFVIP

从藏品到展品: 自然史博物馆的展览诠释— 以‘植物的魔法特展’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藏品到展品: 自然史博物馆的展览诠释— 以‘植物的魔法特展’为例.PDF

10 從藏品到展品: 自然史博物館的展覽詮釋—以「植物的魔法特展」為例 從藏品到展品: 自然史博物館的展覽詮釋— 以「植物的魔法特展」為例 文/郭昭翎 許毓純 展覽是博物館的公眾形象。透過展覽將藏品和訊息有技巧地呈現在觀眾眼前是博物館獨有的活動,而 1 大部分民眾也是經由展覽來認識博物館 。 Professional Networks Council of 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2012 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人們從以神為思考中心轉向以人為思考中心,在啟蒙時期之後,人們對人類歷 史、科學、自然萬物與宇宙的關係更為關注。博物學家因為對世界的好奇與關懷,試圖從自然萬物中 找出秩序,並循著這些秩序脈絡來理解這世界。他們旅遊各地,尋找、觀察、研究與採集與人類歷史 或自然相關的物件,如岩礦、動物、植物標本與人類學文物等,對他們而言這些文物、標本是建立世 界秩序中的一個環節,一個標本代表的意義往往是一個族群或物種、一種現象或在秩序網絡中的一個 位置等,歸納分析這些物件及其脈絡線索,便可以畫出更清晰的架構,更深入認識這世界,這些為了 研究而收集的物件也成了他們的收藏。人類學家或科學家還會藉由文字或繪圖來深入觀察與紀錄,隨 著科技的演進,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縮時攝影技術等工具讓科學家在採集標本、觀察繪圖之外,還 可以捕捉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影像,這些不論是標本、圖繪、照片或影像也博物館重要的典藏品。 1Standards for Museum Exhibitions and Indicators of Excellence by Professional Networks Council of 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2012. 11 啟蒙時期的「珍奇屋」 富蘭提.因普拉托的自然史博物館 義大利 拿坡里 1672 / 圖片提供:Wellcome Library, London 然而,這些研究與典藏要如何展示呢?展覽希望傳達給觀眾的訊息是甚麼呢? 文藝復興時期與啟蒙時期,博物學家們會為這些收集到的文物及標本設置「珍奇屋」(cabinets of 2 ,這些標本物件有的亦成為現在自然史博物館典藏的一部分。 curiosities )來陳列這些「百科全書式收藏」 當時「珍奇屋」的概念是世界的縮影 3 ,是以收藏品為核心的展示,收藏者與參觀者多為權貴菁英,以奇珍 異寶來展現收藏者的能力及對知識的掌握。隨著研究典藏與時俱進,自然史博物館的展覽主題與目標愈來愈 明確,展覽開始引用分類學的概念,將標本依分類學方式歸類展示,並加上圖文說明,以向大眾展示科學成 就及傳遞知識為展示目標。到了近代,博物館學興起,觀眾成為博物館主要服務對象,自然史博物館的展覽 除了運用博物館的研究與典藏為基礎,傳遞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夠引發觀眾對自然的好奇,感受到 其奧妙與珍貴,並增進對自然環境的珍惜,同時也與博物館產生更緊密的連結 。因此展示除了傳遞知識外, 更要回應觀眾的需求,引發學習的意願與強化博物館經驗,因此展覽詮釋理論與技術發展得更細緻,如開發 主題式的展覽、設定目標觀眾並依觀眾屬性發展展示文案、感官體驗設計及鼓勵觀眾參與的展示手法等,展 2 18 2 2004 3Francesaco Fiorani, reviewing Bredecamp 1995 in Renaissance Quarterly 51.1 (Spring 1998:268-270) p 268.) 12 從藏品到展品: 自然史博物館的展覽詮釋—以「植物的魔法特展」為例 1930 年代的自然史博物館展示 國立臺灣博物館 礦石標本陳列室 品的來源也更為多元,包括文物及標本藏品 、 精彩有趣,特別以奇特或有趣的案例中的植物 數位影音圖像,甚至聲音及氣味等。 元素或物種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