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3期
“刘易斯转折点悖论”与中国
户籍—土地—财税制度联动改革*
陶 然 史 晨 汪 晖 庄谷中
【内容提要】对“刘易斯转折点”问题的讨论,应该超越人口学意义上的劳动力供给考察,而
更关注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可能带来的劳动力供给潜力。时至今
日,户籍改革本质上是一个与城市化机制相伴的公共服务问题,涉及劳动力、土地、财税管理体
制的相互联系。以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为核心的土地改革和配套财税体制改革,有助于推动户籍
改革,对中国应对劳动力短缺具有重要意义:从短期看可缓解劳动力短缺,从中长期看将有助于
中国提升劳动力技能,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高。这样的改革也是可行的:以
城中村改造模式创新进行的增量改革不仅有助于流动人口永久定居,还有助于地方财政、城市
化乃至整个发展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刘易斯转折点 悖论 中国城市化 户籍—土地—财税制度联动改革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从工业、城市部门发展可以用不变工资吸收农
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到城市部门必须通过更高的工资才能够吸引更多劳动力的时
[1]
点被称为 “刘易斯转折点”。 日本在20 世纪60 年代,韩国在20 世纪70 年代都经历
过这个转折。
作者陶然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晨系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智库研究总监;汪晖系浙江大学公
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庄谷中系台湾政治大学地政系博士研究生。
*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制度与相关社会保障研、国家社科
基金重大项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战略中的户籍制度与农地制度配套改革研究08-ZD025)、中国人民大
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大—林肯中心以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产业发展与
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的资助。文责自负。
[1] Lewis, W. 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The Manchester School,
22,May,1954: 139-92.
120
“刘易斯转折点悖论”与中国户籍—土地—财税制度联动改革
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1978 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
一个极端的剩余劳动力经济体,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随着改革
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大量既有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逐渐被吸纳进入城市和农
村非农劳动力市场就业。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迁移
到城市非农部门就业。由于农村源源不断向城市输送剩余劳动力,20 世纪90 年代
[1]
一直到21 世纪初的相当长时间内,农民工工资没有显著增长。
上述劳动力过剩状况直到不久前才开始出现变化。尤其是2003 -2004 年后,沿
海地区低端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用工荒和工资上涨现象。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学界
对中国经济是否已达到 “刘易斯转折点”展开了研究和争论。一些学者指出,近年
来中国的出生率、抚养比等人口结构数据变化表明,随出生率下降,中国人口已出
现老龄化趋势,同时人口红利正在下降,这些都预示着刘易斯转折点即将来临。[2]
但另外一些学者则指出,“民工荒”的出现以及非农行业工资的上涨未必是刘易斯
转折点到来的证据,而可能是剩余劳动力供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仍有大量的剩
[3]
余劳动力。
虽然对中国是否已达到 “刘易斯转折点”,以及这种转折到底是一个点还是一
[4]
个实际工资上升的转折阶段,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 但一个共识是中国低端劳动
力市场已开始偏紧。对中国日益壮大的产业部门,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部门
而言,劳动力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无限供给,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面临劳动力成
[5]
本的较快上升。 显然,劳动力工资上升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占中国劳动力主要部分
的中低端劳动力的工资和收入,改善目前严重不平衡的收入分配,但中低端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