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 o1.2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No.1
2 o o 1年1月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31~33
[研究简报]
Costa型长链烷基钴化合物的合成、表征
及其与 环糊精的作用
沈旭杰 向 平 陈慧兰
(南京大学化学系,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关键词 烷基钴配合物;环糊精;超分子
中国分类号 ()6l4、8I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1—0790(2001)Ot一0031 03
烷基钴Costa型化合物是一类以Ⅳ,Ⅳ,一双(2,3一丁二酮一2一亚胺一3一肟)丙二胺为平面配体
[简称(DO)(DOH)pn]的有机钴化台物.与烷基钴肟和Schiff碱类烷基钴辅酶B 模型化合物比较,它
有较好的水溶性,更接近生物体系,因而是一类重要的模型化台物0].近来,模拟辅酶B z在与酶相似
的疏水环境中的结构和性质的全酶模型已成为研究的热点0].
本组过去的工作以环糊精为人工酶模型,研究了烷基钴肟辅酶B 。模型物与环糊精的包结和分子
识别作用.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 H NMR实验表明二者形成的超分子化合物中钴肟的烷基部分进入
卢.CD腔内0 ],并且随着配合物烷基碳链的增长,包结形成常数增大,其中以正己基和正辛基钻肟与
卢一CD的包结作用最强0 ].Costa型化合物与钴肟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过去长链的水台Cosm型化合
物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平面配体的烷基钴配合物与环糊精分子的识别作用,本工作合
成、表征了烷基为正己基和正辛基的两个长链Costa型化台物{RCo[DO)(DOH)pn](H。O))CIO (R—
n—C H n—c H ),并研究了它们与卢一CD的包结反应及电化学性质.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口一CD由南京食品发酵所提供,用前经蒸馏水重结晶处理.无水DMF经分子筛浸泡后重
蒸.支持电解质高氯酸四乙基铰(TEAP)由NaCIO 和(c Hs) NBr合成.其它试剂均为A.R.级或
C.P.级.
1.2 合成方法与步骤 参照文献[7]方法合成配合物[Co(DO)(DOH)pn]·Brz,然后将2 mmol该配
合物溶于50 mL甲醇,通N 气,于避光下加入1o mL 0.5 mo[/L的NaOH水溶液,并不断搅拌,约
5 rain后缓慢滴加6 mmoi RBr,然后注入含3 mmo[NaBH4的少量水溶液,再搅拌10 rain,加入7 mmoi
AgNO 除Br一,过滤,滤液加入16 mmol NaCIO ,旋转蒸发至有固体产生,抽滤,干燥.R=n—CsH13和
n—C8H1j时,产率分别为39 和57 ,元素分析结果( ,计算值):C 40.88(40.76),H 6.94(6·85),
N 11.15(11.18){C 43.11(43.14),H 7.21(7.26),N 10.52(10.59).
1.3 仪器和测定方法 Perkin Elmer一240元素分析仪 岛津uv 240型uV—Vis分光光度计,溶剂为
水,溶液浓度为10 数量级,避光配制,比色槽光程1 cm;Bruker 500 MHz核磁共振仪,DzO为溶剂,
DSS为外标.循环伏安法采用M一273电化学分析仪,工作电极为玻碳(Gc)电极,对电极为铂丝电极,
参比电极为Ag/AgCI电极,溶剂为DMF,支持电解质为0.1 mol/L TEAP,扫描范围一2.0~1.0 V.
2 结果与讨论
2.1 紫升可见吸收光谱 配合物的uv—Vis光谱在475 nlil和405 llm有吸收峰(1gr分别为3.4和
3.2),可指认为Co—C之间的电荷迁移峰[ .在275 ill处的吸收峰为配体 。电子跃迁吸收所致.
收稿日期:1 999]Z-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98Z3001)资助.
联系^简介:陈慧兰(1941年生).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生物无机化学研究
高等 学校化学学报 V0I_22
2.2 配台物及其与p-CD作用的 H NMR研究 配合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