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为什么方向只能大致正确,而组织必须充满活力?要领.pdf

为什么方向只能大致正确,而组织必须充满活力?要领.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么方向只能大致正确,而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2017-08-31 创越战略观察 “对 于一个 容 易犯 官僚 主义 问题 的大公 司来说 ,立刻行动 、肯打 、能打就意 味着 组织活力 。” 潘少钦  华为思想研究院/ 蓝军部 2017年7 月24 日,来源于心声社 区 文字4800字 ,阅读需要 10分钟 作为一个专家,我有机会参加了最近的公司上海战略会议。在会议的中段,任总提出公司发展的基本 逻辑 :方向要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并要求把这段加入这次会议总结的主标题中。 当时,与会的一些领导还是有所争议的,有的认为不能说方向大致正确,有些方向一定要绝对正确, 比如以客户为中心 ;有的认为讨论战略的时候 ,放入组织活力的课题是否合适? 对此 ,任总做了两点澄清和解释: 首先,这里的方向是指产业方向和技术方向,我们不可能完全看的准,做到大致准确就很了不起 ; 其次,在方向大致准确的情况,组织充满活力非常重要,是确保战略执行、走向成功的关键。 我觉得,任总的这个提法具有哲学意味,也更有现实意义。 1 一个公司要在 自己的漫漫征途中,没有方向或者方向南辕北辙肯定是不行的,但时时要求方向绝对正 确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我们都不是先知,无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我们从事的事业,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史为 ,也就是 用倒视镜来预测未来,怎么可能方向绝对正确? 一个公司做到方向大致正确,其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 王安不能看到PC机替代小型机的大致方向而倒闭 ; 柯达不能看到数字技术对胶卷全面替代的大致方向而衰落 ; Nokia手机王国不能看到iPhone代表的智能手机大致方向而轰然倒地 ; 微软一直不能看清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大致方向而苦苦挣扎,直到看到并抓住云计算的大致方向而重获新生。 多少大公司倒在方向大致不正确的路上! 2 其实,人类的进化也是方向大致正确的结果。 我们可能都看过下面这张图片,人类的进化一 目了然,从爬行的猿猴开始,从左到右一个比一个站得 直,一环扣一环地进化到现代直立人 。 但其实人类的进化并不是如图所展示有这么绝对的正确进化方向,地球的生命进化史上从来没有一个 绝对完美的进化链条。 从单细胞生命到多细胞生命,从水生动物到陆地动物,从卵生动物到哺乳动物,从猿到人 ,环环相 扣。进化更像是一棵树上的树杈 ,不断地发散。 即使我们仅仅从进化这棵大树上截取人类进化这一小丛树枝 ,上面也有枝枝叉叉,每一根小树枝 ,都 代表了人类进化中的一个支系,但其中只有最长的那根树枝代表了现代人的进化过程 。 在已有发现的化石中,可以探明人类进化的相关的化石就有十五种之多,其中有些化石种类并不属于 现代人类这一脉,是人类进化的旁支。 进化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只有大致正确的方向。在这个大致方向的指引下,哪个族群更能适应环 境,更有内在活力,就更可能最终 占领智慧生命的至高点,并封锁了其他物种的攀登路径。 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未来更是充满不确定性。 在面向数字化社会 、智能化社会 ,面向更不确定的未来,很多公司高管、企业管理学家都在反思 、重 新评估战略的作用与价值。 战略不是不重要,而是很重要。但是怎么看待战略本身,以及如何在不断调整中推动战略执行更为重 要。 3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是这样定义“决策”的 : 决策是一种 判 断 ,是若 干项 方案 中的选择 。所谓选择 ,通 常不是“是与 非 ”间的选择 ,至 多只是“似 是与似非 ”中的选择 。 在1 78发表于 《管理科学》 (Management Science)的一篇有影响力的文章中,亨利•明茨伯格提出 了“应急战略” (emergent strategy)概念,将其与“预定战略” (deliberate strategy)区分开来 。 在1 4年大获成功的 《战略规划的兴衰》 (The Rise and Fall of Strategic Planning)一书中,明茨伯 格向学术圈外的商界读者普及了这一概念。 与预定战略不同,应急战略并非精心筹划的产物,而是体现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即时反应。 而 《哈佛商业评论》在2014年刊登了罗杰•马丁 (Roger L. Martin)的一篇文章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