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教学设计1.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衡传》教学设计1

《张衡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涉及的文化常识,如各种史书的体例,古代的职官制度。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阅读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语言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张衡在科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候风地动仪,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本文涉及的文化常识,如各种史书的体例,古代的职官制度,了解张衡在科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候风地动仪,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涉及的文化常识,如各种史书的体例,古代的职官制度。 2.了解张衡在科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候风地动仪,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整体感知 1.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张衡(78~139),中国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出身望族,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在洛阳任郎中,元初元年(114)迁升尚书侍郎。元初二年起,曾两度担任太史令,前后共14年。在天文学上取得突出成就。中国古代宇宙论中的浑天说的代表人物。汉代关于宇宙结构的理论有三家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张衡认为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天大地小,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并认为蛋壳之外的宇宙是无限的,在天地未分之前,混混沌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结为地。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二气互相作用创造万物。由地溢出之气化为星。这些关于宇宙起源的认识具有朴素的变化发展的辩证思想。正确指出月球本身不发光,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正确解释月食成因是月球进人地影而造成的。重视观测实践,亲自设计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采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天球仪)和计时漏壶结合起来,制成漏水转浑天仪,用来演示星空变化,说明浑天说。还制造出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亲自测定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是周天的1/736,即29角分24角秒。观测统计出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2500颗。主张历法改革应以天文观测的结果为根据,有力地反对当时流行的唯心主义的以图谶之学来附会历法的做法。研究过圆周率。求得∏=√10(=3.1622)。绘制过一幅地形图。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还被列为当时六大名画家之一。共著有科学、哲学、文学著作32篇,包括数学著作《算罔论》,天文著作《灵宪》和《灵宪图》,文学作品《二京赋》《归田赋》《同声歌》等。张衡的著作有《张河间集》收入清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后人将月球背面的月面经度东112度、月面纬度北19度的环形山及小行星1802号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和张衡小行星以纪念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 2.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突出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形成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3.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 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伸缩自如。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了解本文出现的文化知识,如“三辅”、《五经》、“六艺”、“孝廉”、“辟”、“出”、“下车”、“公车特征”、“乞骸骨”等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