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件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3.ppt《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3.ppt

第二单元 第4课 归去来兮辞并序 1掌握本文的通假字、常用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文句式。 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创作;了解辞赋特点。 3分析本文表现出的思想;理解文章主旨。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大诗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从小生活比较贫苦。29岁那年,他步入仕途。由于他个性高洁,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后来辞官归家,过上了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享年63岁。 陶渊明的诗歌、散文、辞赋都有很高的成就。从其现存的120多首诗作来看,他继承了汉魏以来五言诗抒情个性化的传统,又把熟悉的田园风物和田园生活大量写入诗篇,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为诗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文学史上称他为“田园诗人”。 一、作家简介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二、作家作品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从小生活比较贫苦。虽然他怀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的门阀制度发展到顶峰,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遭到无理压制。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他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东晋义熙元年,其时陶渊明41岁,出任彭泽令。任彭泽令仅80余天, 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县吏叫他束带相迎。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辞官归家,从此过上了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于是就有了这篇《归去来兮辞 并序》。 三、背景概览 辞。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又称骚体。辞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缓脱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但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四、相关链接 本文是作者的一篇述志作品,叙述了他弃官归田时一路上的心情、回家后的生活情趣和感受,表达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强调了摆脱仕途羁绊的决绝态度,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田园劳动生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但由于他的思想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又找不到真正的出路,在坚持与黑暗现实抗争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些“乐天安命”和“人生无常”的消极避世思想。 一、主题概括 二、结构图示 1.辞前的序也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试概括其内容并分析其与下面的辞之间的联系。 三、文本探究 答:辞前的序的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的欣然向往,表现了诗人天性之坦诚。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语言虽然和婉,意志却是坚如金石,义无反顾。序是对前半生道路的省思;辞则是诗人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2.这篇辞赋是如何表现田园生活乐趣的? 答:第一,写归家。童仆稚儿一听说诗人回来,早已惊喜地迎候门前;“松菊”生机蓬勃,仿佛也在为诗人归来微笑低语;宴中三盏两杯过后,微醺的诗人倚窗而立,渐渐神畅气傲;环视狭小的居室,愈觉得“晏如”可亲。何况还有后园可供日日漫步遐观呢!这一节抒写初到家中的欢乐心境,全从家人迎候、把盏饮宴的情景中传达。 第二,写诗人在园中深思、“流憩”的情景。园虽有“门”,却因少有俗人造访而“常关”,自当更觉清幽;人虽未老,却也可扶杖而行,姑且体味一下老翁的悠闲。诗人从那“出岫”的白云之态中,领略了与汲汲奔走仕途决然不同的自由生活之哲理;在倦飞的鸟雀之栖中,体悟到了值得依恋的人生归宿之真谛。 第三,文中接着所展示的,正是诗人对未来生活无限憧憬的虚境。亲人嘘寒问暖的“情话”,寂寞中亦可借读书弹琴“消忧”;春天来了,近邻的农人将会关切地相告。诗文看似平淡,其实蕴含着浓浓的情趣。这句句如话家常的娓娓之语,飘散着淳美气息和盎然情味! 第四,村居之乐当然不止于此。劳作之余,诗人还可以自由游赏。漫步在这万物生长、自由适性的世界中,不禁发出“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感叹。这是诗人在领略到大自然的真美之后所发出的由衷赞美和不能及早皈依自然的惋惜之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强烈而充沛。写归家途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烘托出一种离开困境、进入坦途的欢快之情;刚进庭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