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件5
第三层 分析:涉园观景,徘徊留恋。(园中之乐) “趣、憩、盘桓”等表达了闲适恬淡,怡然自得的情趣。 字里行间洋溢着安逸、闲适、宁静的情趣,反衬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分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景物特点和反映了诗人的何种心情? 具体分析 抵家 欣喜若狂 居室 舒适安逸 涉园 留连忘返 第二段:归家后的怡然自得. 课堂知识要点小结 (一)词类活用 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而遐观 策扶老以流憩 (策,名作动,拄着) (日:每天) (时:时时) 名词作状语 审容膝之易安 (动作名,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 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动,使……现出愉快的神色)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倚南窗以寄傲 (傲,形作名,自足自得的心情) (幼,形作名,幼儿) 学习第三段 复驾言兮焉求 2、农人告余以春及 3、将有事于西畴 悦亲戚之情话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善万物之得时 注意下列句式、古今异义和活用情况 :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名→动,用桨划) (形→动,羡慕、喜好) 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内外亲属 知心话 田园生活 农村生活的乐趣 和亲戚们谈家常 弹琴读书 准备劳作 驾车出游 第三段:归田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内容分析 学习第四段 1、寓形宇内复几时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意下列句式: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省略句) 内容分析 承上而问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自我解答 富贵浮云 反 恬然自乐 ( ) 正 ( ) 卒章显志 乐天安命 (二)虚词 之 故便求之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悦亲戚之情话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代词,代前面的“差使”) (动词,到)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 而 觉今是而昨非 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承接) “以”“而”的特殊用法探究 1、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正常的句式应为: 既寻窈窕之壑,亦经崎岖之丘。 ——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倒装句式,起强调作用,对前面的定语作强调。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都相当于“之”,都是表示修饰的。 一)弃官归家之因 1)田园将芜 2)心为形役 二)归家情景 1)归心似箭(旅程) 2)入家欢娱(亲情) 3)日常生活(闲适) 三)生活情况 1)农家乐,自然美 2)别世俗,离官场 四)反思总结 摒弃物质享受 向往精神自由 理想追求 自责自悔 自安自乐 乐天安命 段落大意 真正的中国文人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屈原因美政不得施行而沉尸汨罗;李白一生率性追求终以捞月赴死;王国维为一生钟情的文化而飘然跳湖;……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都能固守自我的神圣领地。 品析:从第二段中找出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语句,仔细加以品味。 (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对简陋的居处表示满意,“松菊”喻高洁志趣 (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有淡泊明志之意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出则无心归则有意,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写照。 (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孤松” 示孤高坚贞之志,托物言志。 问题 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归隐田园的道路? 讨论、明确: 1.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 2.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作者既不愿卖身求荣,又不愿服丹求仙,顺乎自然、乘化而归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3.作者显然是经过大彻大悟之后才作此决定的. 全文主旨 《归去来兮辞》 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四、课后作业: ⑴自己试将第一二四段默写在笔记本上。 ⑵做练习 公元405年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一、新课导入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来源:Z|xx|k.Com]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