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秋天的路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在秋天的路上

走在秋天的路上 葛 玲 不知从哪里吹过来的风,灌满我宽大的衣袖。不知从哪里浸入的清凉,冷却夏的狂燥。也不知是从哪里开始蔓延的温暖,张开我整个心扉。 原来是秋,是秋无声无息的来了。路边的风景已不再贪恋行人的目光,在瑟瑟的风中收敛着曾经的狂躁,越来越荒凉的景色雕琢了秋的憔悴。枯黄的落叶在尘埃中飞梭飘舞,尘埃又在落叶的翻飞中飘忽不定,尘埃与落叶在秋雨中变的薄凉。难道秋天就只能是把一身的疲惫倾注于落叶之中,却仍然难以释怀心境的抑郁??? 但我分明听见来自远唐的一个豪迈的声音:“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看见他一路龙行虎步,潇洒走来,领略着秋天不同的风采,火红的枫叶带着诗人的墨香在摇曳着绚烂的傲慢,那田间劳作的人们在收获着丰收的喜悦。成熟的硕果累满了枝头,给消沉的视野展示了另一幅美景。呵,在萎靡的背后原来隐藏着的分明是秋的金色的豪迈!如此秋日里,便一个人静静地呼吸,静静地看着天空,呼吸着那一种被雨后洗涤一新的空气,也想着那一种被秋雨后洗涤一新的生活,又有何妨?又有何不可呢? 用心静听秋的声音,心里暖暖的,抑郁之气一扫而光,竟变得极为舒畅。相同的季节,不同的风景。伫立其间,翻阅过往今昔。不禁感叹自然的奥妙。感悟之余,发觉人生也如此景,亦喜亦悲中都升华着生命的情景。何苦一味的走在路上寻觅风景,而不是驻扎其中创造风景呢? 心境如秋,伴着落叶的轻声,顺其自然,让一切都走向有希望的选择!有希望的明天! 兰 城 心 语 编 委 会 主任 理论探索 (1) 天命观对中国人人格心理的构建与影释梦技术及其应用 社会心理 (10) 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13) 为什么你总感觉自己最倒霉? 案例分析 (15) 我真得很笨吗? (16) 记一次个性测验活动 (17) 亲情的缺憾 心理调节 (20) 高校学生年级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21) 害羞和社交退缩的矫治 心理寓言 (23) 聪明的痛苦 (23) 解读五个提升人生智慧的经典故事 心语散文 (25) 自信、自尊这东西 (27) 理想的爱情 科学普及 (31) 心理咨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活动报道 (36) 我校2010年学生军训落下帷幕 (37) 跨越分水岭——记新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 (37)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试 (39) 健康从心开始,和谐由爱搭建——记第二届“10.25”大学生心理保健宣传周活动 趣味心理 (40) 菲尔人格测试 甘肃学界 (42) 王爱兰教授心理学研究简介 中心简介 (43) 心理咨询中心简介、工作范围、服务内容 (44) 心理咨询中心服务时间、心理学社简介 天命观对中国人人格心理的构建与影响姜永志 摘 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B849 C915 文献标识码 A  天命观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特殊理论,也是构成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儒学创始人孔子之前就有关于“天命”的传统观念,从孔子开始,历代儒者继续阐发这一观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天命观的内容,使之成为富有深刻的社会、人生意义的哲理。儒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因而其全部关怀主要也就凝聚于现实的人生。但儒家的人生关怀又不仅仅是就人生论人生,而常常是从天的角度看人,并从天道的角度规范人生,将人生看作是天道的载体或表现。正因为这一点,才为儒学提供了一种超越的依据。正是这种“天”与“命”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天命人格,这种人格与天命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生成,也培育了一些“乐天知命”的中国人。 一、儒家天命观的传统解释 “天命”,本义是指上天的命令,以及上天主宰之下人的命运。天命概念的名称是由周人确定的,它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神灵“帝”或“上帝”的信仰。是以上古时期“帝”为核心的信仰内涵[1]。周人信仰的最高代表是“ 天” , 甚至是“ 天命” , 在天命的意义上更表现出宇宙秩序和宇宙命运。周代天命中的“天”,一方面保留了与“帝”相同的“至高无上”和“从一从大”的神学内涵,另一方面又具有了迥别于“帝”的消解了唯一性与至高性神灵信仰的新内容。这一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天地鬼神”为代表的泛神信仰内容,二是指脱离了宗教性信仰内涵的自然之天的内容[2]。 作为中国古代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天命观方面继承了殷周以来原始天命思想并发扬光大,他对“天”的理解有时指有意志的神秘力量,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有时又看作是自然的天,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3]。不管是有意志的天,还是自然的天,孔子认为人都应该敬天、畏天、尊天、法天,提出“畏天命”和“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的

文档评论(0)

zqianqxf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