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酶法预处理提取富含亚麻木脂素亚麻籽油的工艺研究_0
酶法预处理提取富含亚麻木脂素亚麻籽油的工艺研究
1、相关定义
1.1、亚麻/棉织物前处理的作用与概念
[11] 1.3.1 亚麻/棉织物前处理的作用1.3.1 亚麻/棉织物前处理的作用 亚麻/棉织物除了亚麻、棉纤维本身含有的杂质,如麻皮、麻屑、蜡状物质、 棉籽壳、果胶质、灰分、蛋白质等纤维素共生物,还含有许多外加的杂质,如浆 料、油污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影响织物的各种性能,如润湿性能、手感以及 织物后道染色、整理等加工的进行,所以必须对亚麻/棉织物进行前处理。亚麻、 棉织物的前处理主要包括退浆、煮练、漂白。它是后道染色和整理加工的准备工 序,经过前处理的亚麻/棉织物应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均一性及符合要求的白度。 它的主要作用是:去杂(浆料、天然杂质)、提高吸水润湿性和白度。
1.2、杂种优势的概念
沙尔提出”杂种优势”(heterosis)术语[7],随后又提出”杂种优势就是大小、产量、 生活力之增加”。这个解释后来从两个方面得到补充:一是进化论者认为,杂种优势 也应包括生存(适应、选择、繁殖等)方面的优越性;二是鲍尔斯提出杂种优势应 2 包括负杂种优势的内容。 因此,Mackey,J.认为,现代杂种优势的概念至少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划分: 1.方向:正的杂种优势;负的杂种优势。2.功能:繁茂的杂种优势;适 应的杂种优势;选择的杂种优势;繁殖的杂种优势。3.通过有性时期的遗传传递: 不稳定的杂种优势(如显性、超显性基因作用的杂种优势)。稳定的杂种优势(如 基因上位性作用的杂种优势)。 上述这几个方面,实际上反映了广义的杂种优势的概念。由于杂种优势的表现 是复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对”杂种优势”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 也是不容易的。一般育种工作者,都倾向于 Shull 原来的定义,认为杂种优势是杂种 比亲本在大小、产量、生活力等方面的优越性[8]。也就是说,两个遗传特性不同的亲 本有性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F1),在生长势、抗逆性和产量性状等方面优于双亲 的现象,称之为杂种优势。 根据调节体系的不同,可把杂种优势分为:1.染色体组的杂种优势: 非等位 基因的杂种优势:超亲杂种优势;重组杂种优势;上位杂种优势。 等位基 因的杂种优势:显性杂种优势;超显性杂种优势。2.细胞质杂种优势(杂种优势 不仅表现为核内基因之间的互作,而且也表现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互作)。3.不 遗传的母体的杂种优势(这种效应不是通过遗传成分传递,而是通过母体对子代的 影响而起作用,如母体对一些种子大小、胚乳特性等有决定性影响)。 根据调节体系把杂种优势划分为染色体组的杂种优势、细胞质杂种优势和不遗 传的母体的杂种优势,但表现最明显和利用价值最大的是染色体组的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从作物育种学的观点出发,主要是指以产量性状 为主的育种目标性状方面,杂交种品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超过其亲本的相应性状。 例如,在营养生长方面表现出苗旺盛、植株生长势强、枝叶繁茂、营养体增大、持 绿期延长;在生殖生长方面表现出器官增大,结实性增强,果实与籽粒产量提高; 在品质性状方面表现出某些有效成分含量提高、熟期一致、产品外观品质和整齐度 提高;在生理功能方面表现出适应性增强,抗病虫性增强、对不良环境条件耐力增 强、光合能力提高和有效光合期延长等。杂种优势的上述各种表现,既有区别,又 是相互联系的。当利用杂种优势时,可以偏重某一方面。例如,蔬菜作物,以利用 营养体的产量优势为主,粮食作物则以利用籽粒产量优势为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 他们在品质方面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优势表现。 3
1.3、酶的概念
1.1.1 酶的概念1.1.1 酶的概念 酶是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它是一种生物催化 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主要是加速反应),并使反应以一定顺序转换。酶的 化学组成本质是蛋白质,所以酶的分子结构与蛋白质一样,具有一级、二级、三 级和四级结构,也有少数酶具有催化活性但无四级结构 [3] 。 根据酶所催化的底物的反应类型,可把酶分为六大类 [4] : (1) 水解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和蛋白酶),催化水解反应; (2) 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电子转移反应 ; (3) 裂解酶,催化一个化合物分子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包括其逆反应; (4) 转移酶,催化分子上基团的转移; (5) 异构酶,催化底物分子异构化反应; (6) 合成酶(连接酶),催化两个底物分子合成另一产物分子的反应;
1.4、本体的概念提取流程
本体的概念语义主要隐含在数据库的实体关系表表名中。然而由于关系数据库表分 为实体表和关联表,并且可能出现多个实体关系表表示的同一个实体、或者不同关系表 之间具有层次关系的情形,因此,不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