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doc

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PAGE - PAGE 30 - 科 研 通 讯 课改专题(六)总第十三期 主题: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科研室主编 2006.11 序 言 一流的教育需要先进教育理念的支撑。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实践,正以其蓬勃的发展态势深刻改变着基础教育,面对这种教育变革,面对课改的挑战和机遇,你准备好了吗? 观念是教学改革的灵魂,先进的教学改革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而斗争的结果对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每天都在教学,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是教学? 教学不只是给知识,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在浦东新区“关注课程,聚焦课堂”、实施“课程教学改进计划”的系列活动中,我校以“‘接受’与‘探究’相结合促进理解的课堂教学”为主题开展教学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教育署的教改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得好评,同时我校又有8名教师的相关教学论文收入到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发行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系列丛书中。但综观我校的众多课堂仍然是从“教”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仍然是“顺着教师思路教学”。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从学校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这一区级重点课题入手,用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多研究学生,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多面向全体学生,以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期《科研通讯》摘录了《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总课题方案及部分子课题方案的主要内容,供老师们学习、理解,希望以此引发老师们对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希望老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反思的实践者。 张 怡 2006年11月 目 录 《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总方案……………1 子课题情况介绍…………………………………………………………6 子课题方案………………………………………………………………7 语文学科: 促进理解、培养理解力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7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理解力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11生物、化学学科: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理解力的生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3 政治学科:培养理解力,提高实效性………………………………………16 物理学科: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理解的物理教学研究……………………19地理学科:以课堂学生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理解力的发展………………………20综合学科: 扫除理解障碍,激发理解需求的研究……………………………21 2006年学年教育科研工作计划………………………………………25 教学理论学习推荐书目 ………………………………………………28 学校实验项目 新区2006年重点科研课题 《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总方案 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介绍 课题组长:朱建国、张怡 课题组中心成员:戴丽君、谢莉莎、殷伟良、韩海虹、董俊、孙翔、谢立竿、龚鸣峰、郭云山、刘一玲、李诤引、施鑫峰、张静华、姚欣宏、丁洪峰、王玉莉、何国宝 课题方案内容简介 一、立论依据 理论依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1)知识只是一种解释、假设,需要针对具体情境再创作,对已有的命题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所以,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也是需要不断深化的,要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2)学习不只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3)走进课堂的学习者已形成丰富的经验,而且能由此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它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明确提出课程理念是“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在二期课改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把新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成是教师与课程设计者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理解的过程,是他们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和生成的过程。 现状分析:“为理解而教”,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如果学生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