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高考区域地理复习必备(中国河流和湖泊)
(5)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①黄河概述: 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黄河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曲折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沿途接纳许多支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内蒙古河口以北为上游,河口至河南孟津之间为中游,孟津以下为下游。全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 读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出:黄河流经的省、自治区;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和支流渭河、汾河;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旧孟津及其所在的省区。 ②黄河的贡献: 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主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然而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前,黄河上还未出现一座水坝,滚滚河水白白流入大海。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并已陆续建成了刘家峡、三门峡、龙羊峡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电能和灌溉之利。 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早在两千多年前,宁夏平原的人民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大大增加。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③黄河的忧患: “地上河”示意图 上图是开封市附近的黄河河床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河床比开封市区高出了7米。事实上,黄下游的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的河段高出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较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世界含沙量最大,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时达到570千克。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575千克肥料。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据观测,黄河下游河床现在仍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 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历史上,黄河就曾多次迁徙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见下图)。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黄河流域的人民十分重视黄河的防洪工作,三次大修具有“水上长城”之称的黄河大堤,修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50年来战胜了多次黄河大洪峰,创造了治黄史上的奇迹,并且把昔日的黄泛区变成了花果园。然而,黄河为害的根源仍然存在。 ④根治黄河: 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我国人民就一直在摸索治理黄河的方法和途径,积累了丰富的治黄经验。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因此,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目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径是: ①造林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同时结合②打坝淤地、 ③修筑梯田等工程,以减少入河的泥沙。 ④在组织管理方面,把黄土高原的治理“分割”到一家一户,治理后所得的经济收益,归农民自己所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现在晋、陕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2亿吨。 一条条绿沟、一片片果树、一坡坡草灌、一层层梯田,山西省河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