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开展农业信息化课程培方案研究
1、相关定义
1.1、()医学基础课课程概念
在医学院校的课程中,根据各学科课程在整个医学课程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有人 将其分为三大类,即基础课、临床课和临床实践课。也有人将其分为四大类,即公共 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课和临床实践课。本研究所指的医学基础课是第二种分类 中的医学基础课。 我国军医大学的医学基础课和普通医学高等院校的医学基础课没有本质的区别, 只是强调了与军事医学相关的内容。 关于医学基础课所包含的课程内容,本研究对我国北京大学医学院、首都医科大 学、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浙江大 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医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及三所军医大 学等我国著名医科大学开设的医学基础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开设学科课程虽然相 互之间名称有所不同,但相差不大,有些课程合在一起,有些分开开设。以我校 1998 年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医学基础课课程设置为例,医学基础课包括如下课程: 生物与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实验,实验动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动物实验,免疫 学,医用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原体检测试验,病理解剖学,应用解剖与手术 学。 医学基础课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医学课程的基础,在医学教育中是不可或 7 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缺的部分;它们在教学中也有着共同特点,都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共同组成; 它们都主要起源于西方,而且我国在这些课程方面的发展一直落后于西方,西方国家 在这些课程方面的进步对我国有关这些课程的理论有着重要影响,即与西方课程理论 关系密切。
1.2、()精品课程概念
2003 年颁布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对精品课程作了界定, 该文指出: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 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于 2004 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撰文,对国家精品课程概括为: 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 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对比两个论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对精品课程作的概述内涵更加明确,而且尚未在其他文章中见到关于精品课程的更好 定义。故本研究采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对精品课程的概述, 作为本研究精品课程的概念。 对于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教育部长周济在关于《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讲话”中指出,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教学队伍建设,要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 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用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先进,相关的教学大纲、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 献目录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要建设或使用精 品系列教材,包括多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五是实验室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 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 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 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
1.3、--1 IT 治理的概念
对 IT 治理概念的阐述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 Robert S. Roussey(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认为:IT 治理用于描述被委托治理实体 的人员在监督、检查、控制和指导实体的过程中如何看待信息技术。IT 的应用对于组织能 否达到它的远景、使命、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 9 德勤定义:IT 治理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包括信息系统、技术、通讯、商业、所有 利益相关者、合法性和其他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保持 IT 与业务目标一致,推动业务发 展,促使收益最大化,合理利用 IT 资源。 ISACA 认为:IT 治理是一个由关系和过程所构成的体制,用于指导和控制企业,通过 平衡信息技术与过程的风险、增加价值来确保实现企业的目标。 麻省理工学院(MIT)认为:IT 治理是在 IT 应用过程中为鼓励期望行为而明确的决策 归属权和责任担当架构。 ITGov 中国 IT 治理研究中心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定义:IT 治理用于描述企 业或政府是否采用有效的机制(就是为鼓励 IT 应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商业中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计划书.pptx VIP
- 检验科程序文件.docx VIP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文化课程《数学》考试说明(暂定稿).docx VIP
- 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作品.doc VIP
- 《高效学习初中物理的策略与方法》课件.ppt VIP
- 江淮瑞风S7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pdf电子版下载.pdf
- 经营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公开招聘22名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3》Unit2教案.pdf VIP
- 第十七章 后现代主义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