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洛必达法则在复变函数极限中的应用研究
1、相关定义
1.1、极限的定义及极限思想
第四章 极限的定义及极限思想第四章 极限的定义及极限思想 4.1 极限定义4.1 极限定义 (1)数列的极限定义: 一般地,如果当n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a n}的项a n也无限地趋近与某个常数 a(即 an a无限地接近于 0),那么就说数列{a n}以 a 为极限,或者说 a 是数列{a n}的极限。 记作: ln i→m∞an=a (2)函数极限的定义: 当 x →∞时,函数 f ( x)的极限: 一般地,当自变量 x趋向于正无穷大时,函数f ( x)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 a ,就说当 x 趋向于正无穷大时,函数f ( x)的极限是 a , 记作: x l→im+∞f( x)=a 也可记作: 当 x →+∞时,f ( x)→ a. 当自变量 x取负值并且绝对值无限增大时,如果函数f ( x)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 a , 就说当x趋向于负无穷大时,函数f ( x)的极限是 a 。 记作: x l→im ∞f( x)=a 也可记作: 当 x → ∞时, f ( x)→ a. 17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果x l→im+∞ f( x)=a和x l→im ∞ f( x)=a,那么就说当 x 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f ( x)的极限 是a ,记作: lx i→m∞f( x)=a 也可记作: 当 x →∞时,f ( x)→a (2)当x → x0时,函数 f ( x)的极限: 一般地,当自变量 x 无限趋近于x 0时,函数f ( x)的极限是 a , 记作: xl→im x f( x)=a 0 xl→im也叫做函数xf( x)f ( x)在点x = x0处的极限。 0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现行高中教材中的极限概念是一种基于直观的描述性定义,超 越了形式化的概念,这是考虑到高中生对形式化极限概念存在认知困难的问题。
1.2、基本概念
收敛基本概念1.1 一致收敛基本概念 定义 1.1.1 设 ( X ,d)是一个紧致度量空间, fn: X→ X,n=1,2,是一个连续函数列。如果 对于任意实数 ε 0,对所有的 x X存在正整数n 0,当n ≥ n0时, d( fn(x),f(x))
1.3、极限概念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极限概念是中学中学习起来最困难的概念之一,从概念学习的 有关理论出发,我们认为,极限概念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 1、极限概念包含两个本质属性—变量和无限,及一些非本质属性,如: “*”、”+oo”、”一ao”、数列{a,}、函数f(x)、 Um 工呻x. f(x)、悠a,、常数A、 la。一川等。非本质属性过多,对本质属性形成干扰,引起认知困难。 2、极限概念的定义的文字表示是个蕴涵式,它包含如下渐进的三层意思(以 数列极限的非形式化定义为例说明): (1)在一个无穷数列{a,1中,当项数。无限增大时,能判断a。无限地趋近 于一个常数; (2)这个常数是什么呢?学生要能得到这个常数。 (3)设这个常数为A,则有悠a。=A。 概念的蕴涵式是概念学习中最困难的形式,这就加大了学习的障碍。 3、纵观中学数学内容,在极限概念学习之前,虽然感性地接触了一些极限 的数学思想,如我国魏晋时期刘徽的”割圆术”,以及研究”初等函数图象,. “双曲线与其渐近线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离心率e接近某些值,如0、1时 的变化”等等。但是大部分内容都是有限的变量,而甫一接触极限,则涉及无 限的变量。有限到无限本身就是辩证的思想,因此极限是一个辩证概念,其特 征是发展的、变化的、无限的,处于与其它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形成极 限概念,必须要冲破形式逻辑思维的局限,进入到辩证思维的领域,这个矛盾 构成了极限概念学习中一切认知障碍的根源。由于极限的学习是采用概念的形 成方式学习的,这需要较高的逻辑概括能力,其概括过程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 的过程,必须对一些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才能抽象出新的处于上位的极限概 念。而这个过程中,运动和辩证法充满其中,从有限到无限,从近似认识到精 确,从量变到质变,这些思维方式的缺乏,使学生原本在上位概念学习过程中 的困难进一步加重,会让他们误以为极限是一个能够不断接近,但永远不能达 到,因而更不能超过的值,并且对极限是由变量的一串取值,来逼近要求的常 量,最终获得要求的常量值这一过程难以理解,甚至对极限产生曲解,认为极 限是近似值而不是精确值。 4、学生的感性经验中与极限概念相关的概念缺乏可能引起认知的困难。首 先,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没有极限概念的上位概念。其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虽有极限这个词,但是它只不过局限于体育用语,如:蹦极、攀岩等极限运动, 和一些生活用语,如:快乐无极限、挑战极限等。至于其与中学数学中的极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F 44-2015 消防头盔 XF 44-2015 消防头盔.pdf
- 2024-2025(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4秋部编新教材).pdf VIP
- T∕CNFIA 135-2022 即食拌饭干制品.docx VIP
- 报关员的年终工作总结.pptx
- 小麦膜下滴灌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VIP
- T/CGCC 26-2018_食品用酒精保鲜剂.pdf VIP
- 工厂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说明书).doc VIP
-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pptx VIP
-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x VIP
-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