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主题下的城市公园营造——以邯郸公园为例.doc

浅析音乐主题下的城市公园营造——以邯郸公园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音乐主题下的城市公园营造——以邯郸公园为例 1、相关定义 1.1、绿色低碳城市公园指引概念设计 4.5.1 趣味迷宫式公园4.5.1 趣味迷宫式公园 这个花园位于 Broelmuseum 后院内,设计 师通过 email 将建筑理念传递给当地的合作伙 伴,实现了远程建造景观。设计师们先在花园 地面上挖掘了种植植物的凹槽,在凹槽里种植 了一定的植被后就形成了按计划分布的树篱墙图 4-25 趣味迷宫式公园 壁。共有 35 个凹槽,每个的方向都给人一种随Fig.4-25 Interesting labyrinth Park 意感。而里面种植的植物有 leylandii、山毛榉、 竹子,如图 4-25。 这个公园是建筑设计与公园设计的完美结合,是在用建筑的手法来进行公园 设计。这也是未来公园设计一个新的思路、方向,我们也可以在邯郸地区的公园 设计中进行应用,比如在高校区公园设计中就可以尝试,将场地用这种建筑中加 减等手法设计,并且融入低碳绿色的元素,将一些可循环材料,低碳绿色材料应 48 用进来。 1.2、低碳、碳中和、碳循环、碳足迹的相关概念 低碳,英文为 low carbon。简单的说就是较低的碳排放,这其中主要以二氧 化碳为主。 碳中和,英文为 carbon neutral,指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手段将二氧化 碳的进行中和抵消,把排放的二氧化碳吸收掉,从而达到碳中和的目的。这是人 们所采取的积极的行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进来,通过植树或者是可再 生能源的推广使用等方式,来逐步实现碳中和[14]。 碳循环,简单的来说就是碳元素在自然界的 循环往复,绿色植物从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 作用,产生氧气,如图 4-1。 森林是碳的主要吸收者,它的固碳效果相当 于其他植被的 2 倍。森林又是生物库中碳的主要 贮存者, 相当于目前大气含碳量的 2/3。因此植 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碳的速率,与通过 动植物的呼吸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碳释放到大 气中的速率大体相等。通过上面我们可以得知在图 4-1 碳循环示意图 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以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Fig.4-1 Schematic carbon cycle 是相当稳定的。 28 碳足迹的英语叫做”Carbon Footprint”,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在当今日益 增多的 温室气体中留下的自己的足迹,它是个人或是企业的碳耗量,碳耗越 多,产生是二氧化碳也就越多。 1.3、城市森林公园的定义 目前,关于森林公园的表述,国内外存在各种各样的名称。美国命名为国家 公园,英文译为”National Park”,由艺术家乔治 卡特林(Geoge Catlin)提出; 日本最早命名为自然公园, 1957(昭和 32 年)日本将”国立公园法”改为”自 然公园法”、英国城市公园,中国则根据地理属性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城市森 林公园、城市公园等。 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学术界给予了很多界定。如但新球认为:”经过精心 规划设计而建设的以森林景观资源为主体,用来进行森林旅游的区域。”1 有关 学者认为”城市森林公园是以森林生境为基础,森林景观为特色,一般具有良好 的原生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其主要目标。”2 结合森林公园的定义,本文认为城市森林公园区别与一般城市公园,最大的 差异性是离城市距离近,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使市民 的身心得到最佳的调整。有关学者认为城市森林公园是按旅游半径分类的,可以 分为日游式、周末式、度假式进行的游览。笔者认为,城市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 观为主要特征,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离城市距离较近,市民 可以直接参与的互动公共空间,以森林公园地域文化为载体,与人们生活休息娱 乐相关的场所。 1.4、城市湿地公园与地域特色概念综述 2.1 城市湿地公园2.1 城市湿地公园 2.1.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界定2.1.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界定 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海洋和森林并列成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4。湿地被誉 为”地球之肾”以及”文明的发源地”,它作为景观地带的同时还展示着地球上具有多样 性的生物,因此还被称为”物种的基因库”和”物种的摇篮”。 世界各地的湿地研究者和湿地研究组织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湿 地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定义5。对这 50 多种定义根据不同性质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部 分,分别是狭义的湿地和广义的湿地。 狭义湿地的定义,因不同国家的不同组织而有了不一样的定义内容和方式。 广义湿地的定义则是由《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被定义为:”不问其人工或是天然, 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灰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