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社会课程大纲和内容提要.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社会课程大纲和内容提要

教育社会学课程大纲 课程简介 Sociology of Education 教育社会学系教育类专业一级学科基础课程,它与教育哲学、教育科研方法等同属一个层次;它是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社会学原理在教育学科中的运用的理论学科。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教育的思维及其能力,能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来自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教育事实。 适用专业 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1.2 1.3 3.1教育与社会变迁 3.2教育与社会流动 第4章: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6学时) 4.1学校组织的性质 4.2学校组织的结构 4.3学校组织的文化 4.4学校组织的取向 第5章:班级的社会学分析(9学时) 5.1西方班级社会学理论概述 5.2班级的社会结构和功能 5.3班级的新观念 第6章: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6学时) 6.1影响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因素 6.2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 第7章:课程的社会学分析(9学时) 7.1课程内容 7.2课程授受 7.3课程结构 7.4课程评价 第8章:教育机会均等探析(6学时) 8.1教育机会均等概述 8.2阻碍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分析 8.3教育机会均等实践的审视 研讨问题 第1章:试述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对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影响。 第2章:试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 第3章:当代社会教育是否必然能促进人的社会流动,请谈谈你的看法,最好能用实证材料来说明问题。 第4章:试述学校组织的性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5章:试述班级建设新观念给予我们的启示。 第6章:试述影响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因素对于改进课堂教学的启示。 第7章:选择某一学科教科书,对其做社会学分析。 第8章:请谈谈你对就近入学、择校的看法。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鲁洁主编,吴康宁副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吴康宁主编:《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4、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5、Lawrence J.Saha编:《国际教育社会学百科全书》(英文版),第四部分,澳大利亚1997年出版。 6、陈奎熹著:《教育社会学导论》,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1年出版 7、(英)戴维·布莱克莱吉等著,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春秋出版社1989年9月版 8、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教育社会学课程内容提要 第1章:教育社会学概述 教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本章主要介绍教育社会学产生的特定的社会背景、学科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独特的分析原则及其相关概念,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制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以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含研究方法论、研究取向、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等)。 第2章:教育与社会结构 教育属于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必然与社会其余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章将围绕这些联系展开分析,它包括: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一般性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类型的实然分析,教育产业化问题的思考等;教育与政治关系的一般性论述,我国政治教育现状的审视;教育与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等。 第3章:教育与社会过程 社会的变化发展必然对教育产生深刻地影响,同样,教育对社会的变化发展也能起到或大或小的作用。本章拟从动态的角度,具体考察分析教育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内容包括:社会变迁概述,教育与社会变迁关系的一般性论述,教育与社会变迁关系类型的实然分析,社会变迁中的教育措施;社会流动分析,促成社会流动的动因分析,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功能的实然分析。 第4章: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从社会学角度看,学校乃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群体或曰社会组织,这就给社会学分析学校组织提供了社会和学理基础。本章拟对学校组织的性质、结构、文化作社会学分析。内容包括:社会组织及其类型分析,学校组织的性质定位;学校组织的结构分析,其特征表现在异质结构、多权威结构、多层次结构;学校组织的文化分析,其中学校文化分为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离散型文化与统合型文化,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社会学特征;学校组织的取向分析,含普遍主义取向和成就本位取向。 第5章:班级的社会学分析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社会因素及社会功能的发挥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在班级这一社会系统中,因此,对班级作社会学分析不仅可能,而且十分必要。本章

文档评论(0)

技术支持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仪器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