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_张祥龙.pdf

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_张祥龙.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_张祥龙

26 6 2 2009 : 26- 41 《科学文化评论》 第 卷 第 期( ) 专题 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 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 张祥龙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事件,其影响到今天可谓深远广大。 但是,对于这种影响的评估却还有待深化。正面的评价可谓“滔滔者天下皆是”,但 对其负面的后果,还审视得极为不够,并因此而使当今的中国知识分子乃至整个中 国文化颇受其累。本文将集中讨论这些负面后果中的一个,即这个运动并不像流行 的说法所声称的,为中国人、首先是知识分子,带来了思想自由的新鲜空气,相反, 它的开放外貌下面隐藏着压制深层思想自由的桎梏。如果不破除它,中国未来的文 化和思想就不会有真正的活力和健康的未来。 一 从北大该不该立孔子像谈起 2008年春,我写了一篇题为“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北大校园立孔子像的建 议”的短文,被某报纸刊登后,引起一些反应和争论。起因是我看到北大校园内近来 立了西方古代哲人苏格拉底的半身像,以前还有西方文学家塞万提斯的像,却一直 没有孔子的像。而我曾在多个场合,也当着各位校领导的面,提议北大应该立孔子 像,却一直不果。当时受到苏格拉底像的刺激,不仅觉得“实在不公平”,而且感到 这件小事折射出了北大、乃至整个现代中国办学的问题,所以愤而诉诸笔端。文章 发表后,我又向当时的许智宏校长等校领导递交了《为北大立孔子像向北大校领导 陈情书》,进一步说明立像理由,并对北大校史和办学方向提出了不同于流行意见 的看法。 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孔子像也还是没有立,苏格拉底和塞万提斯倒是在那 儿结结实实地站着。其实,就此事包含的文化意义而言,在北大最该立的倒还不只 作者简介:张祥龙,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 张祥龙 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 27 是一尊像(将来,北大也可能以非尊崇的态度立个孔子像,以塞人言),而是一个更 健全的教育体制,一个被新文化运动破除了的体制(此点下面会讨论)。 说到新文化运动,不少人一直将它与“五四运动”混谈,所谓“五四新文化运 动”。本文严格区分两者,五四运动是发生于 1919 年的爱国学生运动,新文化运动 则是以《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创刊于 1915 年,1918 年编辑部自上海迁北京)为核 心而发动,其后波澜汹涌、影响深远的一场文化运动。前者因中国受外国列强的欺 凌、当权者媚外卖国而奋起反抗;后者则将中国当时的贫弱归因到自家祖先,必欲 从文化上全盘西化。两者虽有某种联系,但绝不可同日而语。 今日有人要钝化新文化运动的锋芒,说此运动中的健将当时的言论虽有过激, 后来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纠正了(比如胡适个人后来从文化上也不那么激进了; 红色阵营这边也要区分“精华”、“糟粕”)。从以上立孔子像这个微例可以感到,此 运动的“过激”并没有流失,而是体现在了各种体制和意识形态之中,影响无处不 在,以各种方式在排斥着异己的东西。一句话,我们早已生活在了新文化之中。[张祥 龙2007 ,页3-9]所以,本文的另一个议题就是要确证新文化运动的耀眼成就,尽管 绝不想为它唱赞歌。 二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被论定的文化置换 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华民族被卑鄙残暴(贩毒可谓卑鄙,炮艇可谓残暴)的 西方列强侵犯。为图生存,就逐渐有改革的呼声和举措。在广义的新文化运动之前, 这类改革还是以拯救民族及其文化为宗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保国、保种、保教”,都反映了这种意向。到了新文化运动,这个宗旨被放弃 了,民族生存与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被完全割裂和对立。新人士们相信,民族要 ① 生存,就要摒弃此民族的文化。这种文化自戕,在世界文明史中要算一个奇观。 新文化运动是由《新青年》、《新潮》等杂志为早期主要阵地而推动的文化革 命运动。其主要参与者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吴虞、钱玄同、傅斯年、蔡元 培(亦是重要的先导者和保护者)等。当然,后来又有许多人追随。 《新青年》创刊号(当时叫《青年杂志》,19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