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北龙山地区下奥陶统桐梓组潮坪风暴岩的发现及其意义.pdf

湘西北龙山地区下奥陶统桐梓组潮坪风暴岩的发现及其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西北龙山地区下奥陶统桐梓组潮坪风暴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第34卷  第5期 沉 积 学 报 Vol.34  No5   2016年10月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Oct.2016 文章编号:1000⁃0550(2016)05⁃0830⁃12 doi:10.14027/ j.cnki.cjxb.2016.05.003 湘西北龙山地区下奥陶统桐梓组潮坪风暴岩 的发现及其意义 黄乐清  刘  伟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长沙  410116) 摘  要  报道了湘西北地区早奥陶世桐梓组地层中的风暴岩,并对该套事件沉积体的区域展布及表现形式进行了系 统阐述。 通过对野外剖面的仔细观测和室内资料的综合研究,普遍见指示潮坪环境的半球状叠层石、羽状交错层理 等,并识别出各种侵蚀—撕裂构造、粒序层理、韵律层理、变形层理及沙纹—波状层理等风暴沉积标志,丘状交错层理 常保存不全,综合分析后认为该风暴岩为潮坪风暴沉积,并进一步划分出4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序列。 同时,区内桐梓 组见有大套滑塌重力流沉积,经对比,可能为同一飓风事件在不同环境中产生的不同物质记录。 该套风暴岩具有重 要的地质意义:风暴沉积特征的变化蕴含了丰富的气候变化信息,反映出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时期全球温室继承、转 型的一种气候响应。 风暴岩、风暴浊积岩及滑塌角砾岩的发现,为该时期“鄂西台洼”的存在提供了新的沉积学证据; 也为区内含矿段地层的精细划分和对比提供实际参考;同时,对分析华南板块的向北漂移提供了更仔细、更可靠的参 考数据。 关键词  风暴岩  风暴沉积序列  桐梓组  龙山地区  湘西北 第一作者简介  黄乐清  男  1985年出生  硕士  助理工程师  沉积学  E⁃mail:huang_xueshu@163.com 中图分类号  P588  文献标识码  A     风暴岩(tempestite)的概念由Kelling 和Mullin[1] 究价值。 同时,对扬子地台早古生代风暴沉积的研究 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首先提出。 随后,Aigner[2] 主要 集 中于寒 武 纪地 层[10⁃14,18,27] ,志 留纪 次 对风暴岩的定义进行了扩充,提出风暴沉积(storm 之[15⁃16,20] ,奥陶纪时期风暴沉积的报道也仅见邻区零 [7⁃9] deposit)泛指所有受风暴作用影响的沉积。 与50 年 星文献 。 尚未见有关于湘西北地区早奥陶世时期 代鲍马提出的浊流沉积理论一样,这一理论被认为是 风暴岩沉积的相关报道。 [1⁃4] 沉积学研究一个里程碑性的事件 。 20世纪80年 笔者在对湘西北龙山地区奥陶系桐梓组地层的 [27] 代初期,随着刘宝珺院士等 首次将“风暴岩”这一 调查中有幸发现了多期潮坪风暴沉积,露头清晰、层 概念引入国内,早期众多的学者,如刘宝珺、叶连俊、 序完整,具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诸如侵蚀—撕裂构 余林青、孟祥化等[27⁃29,32]开辟了我国风暴岩研究的先 造、粒序层理、韵律层理、变形层理、沙纹—波状层理 河。 后来的学者在风暴岩概念的深化[17,23]、岩性特 及不明显的丘状交错层理等风暴沉积标志。 该套风 [5⁃16,18] [5⁃15] [10⁃12,18,26] 征 、典型沉积序列 、沉积模式 及地 暴岩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国内关于潮坪风暴沉积的研 质意义[4⁃6,10⁃12,15⁃16,18,20,26,41] 等方面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