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想生命境界的追寻——论三毛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1、相关定义
1.1、”原始生命意识”概念界说
生命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关注的热门话题。恩 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生命定义:”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 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不断的新陈代谢,而 且这种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恩 格斯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指出生命是物质的最高级、最复杂的 运动形式。N.T.弗罗洛夫主编的《哲学辞典》是这样给生命下定义的:生命, 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虽然在质上比物理和化学的运动形式更高级,但仅以 “扬弃”的方式包含着物理和化学的运动形式。按我们的理解,生命存在于生 物的个体和群体(种群、种类等)之中,每个生命体都是一个自我组织的体系, 具有新陈代谢的过程,能成长、发育和繁衍。 “生命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对生命现象的感知和理解。依此推之, “原始生命意识”,也就是指原始先民关于生命问题的感知和理解。其内涵可作 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广义理解,即原始先民在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图腾崇 《马恩选集》第4卷,第219页。 任晓明:《生命本质辨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弗罗洛夫主编:《哲学辞典》,第126页,广东人民出版社。 第l章原始生命意识的概念和相关研究 拜等原始信仰的思想背景下,通过”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形成的对整个自然 界的一种泛生命意识;二是狭义理解,即原始先民对个体生命、族群生命的感 知和理解,包括对生命的由来、生命的本质(生老病死现象中潜涵的形神、灵 肉关系)、生命的逢遇(生活遭遇与命运)、生命的归宿和意义等一系列问题的 探索和理解。 第二节原始生命意识相关研究述评
1.2、本文生命意识概念界说
所谓生命意识,主要涵括了生命本体意识和生命价值意识两方面的意义。生命本 体意识主要是从个体生命本身出发,是对个体生命的认识、肯定、接纳。而生命价值 意识则是在充分肯定生命本体意识的基础上,对生命应有价值的一种把握和深化, 它超越了简单意义上的对生命的重视与留恋之类意识,而是着重于个体存在的生命 状态,这个状态主要是体现于个体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反思,流露于精神层面之上所 思所感。 第二节生命意识背景剖析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关于地域文化与文学之间的联系这一问题,早在中国古代文论家那里便已受到关 注,唐代魏征的《隋书 文学传序》比较了南方与北方的文风差异:”江左宫商发越, 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 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4,初步论述了地域风貌对 文学风格的影响。正因二者关系密切,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上来看,”不管从自然地理、 文化地理,还是从地方行政沿革、人口管理、现行文学管理制度以及文学话语习惯上 讲”,”从空间范围来谈论文学一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话题角度”5。严家炎在《二十 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的总序中说道,”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 影响,决不仅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 “而且越到后来,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确切点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 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而起作用”6。既然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如 此紧密的联系,吴文化与苏州作家作品之间自然也不例外。 吴地,在广义上指的是位于长江下游、太湖之滨的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 州、嘉兴、湖州一带。虽然研究界至今对地域概念上的吴文化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 但毫无疑问的是,苏州处于吴地的核心地带,对吴文化特质有着最为集中的体现。而 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们的创作心理,也必然会受到吴文化的影响。正如法国文 艺批评家丹纳所指出的,地理环境、种族和时代是决定文学的三大因素,其中地域 因素潜在地影响着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因为”不同地域有不同的 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作家的文学风 4 魏征.文学传序.隋书 卷 76.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第 1730 页 5 汪政.永远是文学的天堂——评《苏州作家研究丛书》兼谈地方文学研究.文学报.2008 年 12 月 26 日 6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 总序.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第 2 页 4 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性”7。因而,苏州作家的作品中所表现出 的种种特征,也必然与其诞生土壤及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吴地纵横的河流湖泊、温润 的气候环境,容易使人心境安宁而情感细腻,这样的地理地貌对吴人的写作构成了格 调上的影响,而吴地的历史人文变迁则对吴人的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热界面材料测试技术应用——ApplicationNote001.PDF
- 焦作万方调研笔记2.doc
- 焦作大学人文学院2013年度.doc
-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探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 煤与生物质的共气化及共燃协同效应探究.doc
-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迁移及其检测方法的探究.doc
- 煤二次氧化自燃的微观特性探究.doc
- 煤二次氧化自燃的微观特性探究_0.doc
- 煤价波动对房地产地影响.doc
- 煤企业转型发展下高河能源人员招聘探究.doc
- 蜜雪集团-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高效平价,IP引力,加速链接全球,蜜雪冰城.pdf
- 联邦制药-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穿越周期,抗生素龙头,创新管线拐点.pdf
- 固生堂-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中医连锁服务龙头,国际化推进.pdf
- 非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传统金融机构拥抱数字资产浪潮.pdf
- 安全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分析报告:国际局势,军贸大有可为.pdf
- A股投资策略分析报告:“反内卷”政策影响期货价格.pdf
- 2025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pdf
- 卓兆点胶-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智能点胶设备,受益智能穿戴,并购优质公司,拓宽科技赛道.pdf
- 中国财险-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高股息+业绩弹性”优质标的.pdf
- 中孚实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成本优化,电解铝权益产能提升,盈利弹性可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