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招商引资中坚决不能触碰的条法律红线!
招商引资中坚决不能触碰的12条法律红线!【导言】招商引资落地过程中,必然要签署协议。协议的内容直接影响了项目落地及后续诸多事宜。我们为大家选取了资深法律人士总结的12条法律红线,招商人士一定要注意。【正文】招商引资是各级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招商引资工作是政府重要日常工作。招商引资合同是固定招商引资成果,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形式,因此,审查招商引资合同又成为各级政府法制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法制部门在审查招商引资合同时,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把好合同审查关,减少或避免因招商引资合同产生纠纷,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经济损失。 结合审查招商引资合同的近五年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在招商引资协议审查过程中常见的12个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法制工作者的重视: 1、报送审查的招商引资协议数量仅占签约总数的一成不到的比例,导致一旦出现因协议发生的纠纷,法制部门无从适应。这反映出领导干部们只是把法制机构当作收拾残局的工具,决策问题不事先征求法制机构意见,等到问题难以解决,不可收拾时,再交由法制机构处理,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各种条条框框,使法制机构限入“两难”境地。 如本地政府在未经法制部门审查下,曾以临时机构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名义与一外地房地产公司签订了《独资建设某市场合同书》,其中第5条第5款约定,依照国家规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税由乙方(即该房地产公司)施工队伍缴纳;第7款同时约定,在房屋建设及销售期间,凡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其他税费。本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的按约定执行,本合同中没有约定的(不含合同签订后国家新出台的新税收政策)由甲方(即本地政府)承担。之后,该房地产公司因缴纳税费问题,被地税局向法院申请执行税务违法、违章处理决定书,该房地产公司被法院执行后,表示不服,认为按照原来的投资合同约定,被执行的税款理应由政府承担,于是起诉到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制部门代表政府应诉,经法院调解,本地政府与该房地产公司达成协议,返还该房地产公司所欠税款、执行费共计4.5万余元。 又如最近审查的一份《投资合同终止协议书》,作为附件的《零甲醛环保秸秆板生产项目投资协议书》和《补充协议》,都是在没有报经法制部门审查的情况下就由政府与投资商签订了,现在政府想协议解除前两份协议,可是《补充协议》第6条有这样的约定:“如甲方上述第1、2、4条没按时给乙方完成要求,乙方有权要求退还已支付的土地征用款100万元,还要赔偿乙方人民币100万元”,意即政府如果要解约,不仅要退还投资商之前交纳的100万元土地出让金,还要赔偿100万元的违约金。为了替政府减少解约带来的法律风险,我们在审查过程中提出了要约定投资商“自愿放弃原《补充协议》第6条约定权利的行使,因合同所产生的其它的一切责任和后果三方互不追究”的补救条款,另外解约协议要办理公证手续,这样投资商如果声称解约协议不是自己真实意思表示,它没有相反证据就无法推翻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解约协议。在解约协议的末尾,我们还增加“如因此协议发生纠纷,三方自愿选择由本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的约定,利用仲裁一裁终局的特点,排除法院的司法管辖权,防止一旦打官司纠纷久拖不决的情况发生。我们的审查建议得到了行政首长和招商局负责人的认可,他们后来决定另行约定再赔偿投资商63万元,双方在自愿且友好的基础上自行解约。 2、签约在即,行政首长给的审查时间可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保障审查意见书的质量?很多情况下,行政首长受党委“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维影响,加之上级下了死命令:“这个合同一定要签,不签就是和党委、政府作对!”领导干部们通常将依法行政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潜意识中认为政府法制机构只会按法律框框办事,缺乏灵活性,不会领会领导意图,是“死脑筋”,视为自己行使权利的障碍,因此故意给法制部门为难,签约仪式在几个小时后就要举行,选择这个关节眼,给法制部门走个法律审查关的过场。招商引资协议即便经过法制办审查,也只是把法制办的意见当“耳边风”罢了。据本地的政府法律顾问回忆,早年他曾接到来自深圳的电话,原来是行政首长代表政府在外地考察招商,已经达成意向,投资商直接准备与考察团签约。在这种情况下,错过商机是很可惜的。于是行政首长拨通长途,在手机里将对方拟定的合同条款逐字逐句地念给法律顾问听,法律顾问则在线帮助行政首长审查修改合同,防止政府落入投资商的陷阱圈套。结果,政府的修改版本很快呈现在投资商眼前。投资商见无法施展骗术,无利可图,放弃了继续合作洽谈。综上,笔者认为,如果需要紧急签约的这种情况偶尔出现,法制部门应会同政府法律顾问,加班加点,集中智慧,予以审查;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那么法制部门就应该拒绝审查,或者在政府常务会议前的学法仪式上予以指出,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3、政府作为签约甲方。对投资商与本地企业的合资、合作项目,按照法律规定,应当由投资方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PPT课件.pptx VIP
- (鲁班奖)网架专家论证汇报资料.ppt VIP
- 行业资料 -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pdf VIP
- Q960E高强度调质钢焊接工艺研究.pdf VIP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doc VIP
- ISO15378-2017药包材对ISO9001的应用.pptx VIP
- 13.1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2025)数学八年级上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级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pdf VIP
- 第十章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