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的都市设计与社区发展.DOC
日本的都市設計與社區發展
演講者:後藤春彥 教授
早稻田大學建築系
2006.4.26
0)前言
1) 俯瞰地球/蘋果地圖
像是削蘋果的皮那樣,用刀削地球的表面,從北極開始則有不可思議的感覺。過了不毛之地的北極圈則出現了歐洲大陸、北美、日本之順序。這顯示了現代富有集積之弧面地區。其次出現的是中國、東南亞、印度、中東、北非、中美洲,這些是古代文明很繁榮的土地。現在是人口增加顯著地區,還有是背負很多紛爭地域之弧面地區,同時是21世紀國家中有發展潛力性的國家。更往前削則蘋果地圖到大的反轉,向南半球的軌道進行,此曾是從大航海時代的殖民地後來獨立的一些國家之順次出現於弧面地區,像是隱藏著大的發展可能性等待著出場的樣子。然後是向沒有國境的南極大陸,這蘋果地圖就逐漸縮減。
2) 文明史觀/兩個島國
日、英兩國位於歐亞大陸兩端的島國。一端的英國是達成了勞動生產力革命的「產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達成了資本集約和勞動節約,另一端的日本是實現了土地生產力革命的「勤勉革命」(industrious revolution),完成勞動集約和資本節約,此為川勝平太於「文明的海洋史觀」中所揭,實在是非常有趣之事。
像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態史觀」那樣,不是分類學或系統學,是立即生態學的機能論上來捕捉文明的發達的話,就想起幾個已獨立文明是併行的,且自律性的進行遷移的樣子。當然,近代化、工業化、都市化是直接的從英國開始,大概是由西歐導入的技術或制度所帶來之物。於日本,江戶期由於鎖國時代的「勤勉革命」,不久培育了接受「產業革命」的基礎之看法是明解的。
還有川添登於「列島文明」之中、人類的文明史分為「大陸文明」、「海洋文明」、「地球文明」三期來論。相對於古典的大陸文明,大航海時代所帶來的海洋文明未將歐洲統一於一個文明,相反的建立了幾個國民國家,國家間不斷的相互競合,爭奪殖民地。開始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跟隨後面的是英國、法國。更有加上殖民者,建立的美國合眾國。
島國的英國,雖是位處在西歐文明邊緣,但是最早完成民主主義和產業革命,採「有名譽的孤立」政策,船隻出入世界的各海域,極東的日本列島之近海,有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等之船艦。即那時出現第二陣海洋文明時期,日本是已完成川勝所稱呼的「勤勉革命」,並整備了接受西歐文明的基礎條件。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喪失了殖民地,反而使日本變的輕鬆,戰敗的日本處於美蘇冷戰下,在美國核傘之下,邁進經濟大國之途。
川添所言「地球文明」的意像是現在尚未定出之物,並非指安逸的全球化。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是近代無法產生其他國民主權國家的基礎將被推倒之同時,導致宗教與民族對峙何相剋的時代,從金字塔型的全球化到像戶沼幸市稱為「生命的綱之目社會」轉換到追求網路型的全球化。我們是處於20世紀的從國家間的軍事對立,經濟性競爭移轉到以地球規模的共動支援的關係,這是公文俊平所稱的「共發性近代化」時代。相對於20世紀是「開發主義」的時代、21世紀是成為「共發主義」時代。「共發」是什麼,後面再說明,可以說是「內發力」與「外發力」的混合,於地球規模來看、地域規模來看,已往開始嘗試為了推動共發的架構的構築。
3) 2006年的日本
3-1我們到底是在哪裡
從人口的金字塔來看的話,現在我們到底在哪裡。
1930年 顯示非常好比例的三角形 1950年 二次大戰後,1947~1949發生嬰兒潮 1960年 日本高度經濟發展,64年舉辦東京奧運會,還有在此同時,東海道新幹線(東京-大阪)通車。 1970年 舉辦萬國博覽會,日本經濟成長迎向高峰,但是1973年陷入了石油危機,於此時期、日本進入第二次嬰兒潮。 1989年 面臨經濟泡沫,1991年發生泡沫經濟。 1995年 阪神大地震災害。 2000年 迎接資訊革命時代,另一方面發生了第三次嬰兒潮今後人口預測。
今後的人口預測
2010年 迎接少子化所產生的深刻狀況。 30年後 第一次嬰兒潮世代於這世界消失,老年的年齡層成為最大的規模。 2050年 75歲的人最多,面臨高齡社會成為倒三角形的金字塔。 2005年日本面臨總人口數的頂點,另預估高齡比率大概持續上升到2070年(接受移民的話)。我們正好是在雲霄飛車的頂點。(人口總數之頂點)
後世的史家大概會對我們日本這國家於2005年到底是怎樣的年呢?那時代的氣氛到底是什麼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