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除、免、当官员告身之处置.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除、免、当官员告身之处置 唐宋除、免、当官员告身之处置 ——试释“《天圣令》读书班”对一条《狱官令》之疑问 钱大群 内容提要 介绍与评述唐宋罪官除、免、当过程中涉于告身处置的基本制度与阅读此《令》文的背景知 识:阶品与告身;罪官告身的交验与追毁;罪官告身性质上的分类处置;除、免、当官员撤免与复叙的核心制 度;告身文案与注毁告身之管理;除、免、当过程中的用赎问题等。 关键词 降先品再叙 “降至”与“降所不至” “行”“守”之当 推检合复 钱大群,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210093 序 言 2016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黄正建研究员,以其主持的“《天圣令》读书班”讨论中 对一条《狱官令》产生之疑问,垂询于我。我深为这种无“门户之见”的学品感佩,故遵命撰文回复,顺 此亦请“读书班”同仁及其他《天圣令》关注者,对陋文之见提出批评指正。现抄录该条《令》文如下,并 于文中称其为“此《令》”: 诸犯罪,应除、免及官当者,计所除、免、官当给降至告身,赎追纳库。奏报之日,除名者 官、爵告身悉毁;(妇人有邑号者,亦准此。)官当及免官、免所居官者,唯毁见当免及降至者告 身;降所不至者,不在追限。应毁者,并送省,连案,注“毁”字纳库;不应毁者,断处案呈付。 若推检合复者,皆勘所毁告身,状同,然后申奏。[1] 宋令之疑本应以宋制解,但观其令文及手头资料,觉得以唐制去解亦能说通,加之《宋史·刑法制》 亦曾谓“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增减”,所以大方向不致有误。其来函所列问题,我依简明说 清问题之需要,稍调整其次序作答。为突出中心,必要的基础知识之介绍也以通读此条令文为限。 [1]见《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上册,影印本部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6-167页。 · ·2017/3江苏社会科学 134 法学研究 一、唐代官员的阶品与告身 唐宋官员作为任职文书及身份证明的告身,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官员的职司与阶品。官员犯罪 后涉及职阶撤降的处置,与告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官员的九品三十阶。唐代官员职务的名称很多,但其阶品都归入九品三十阶(等),其体系正如 唐《名例》(总第21条)中所言:“正四品以下,一阶为一等;从三品以上及勋官,正、从各为一等。”即三 品官以上各分“正”“从”二阶,共6阶;四品以下,其“正”“从”又各再分为“上”“下”二阶,计24阶,总计 九品30阶。三十个阶品,在升降上是拉通使用的,如“正四品上”升一阶,就是“从三品”;“从四品下” 降一阶,就是“正五品上”。刑律上使用的“一官”,其概念有两种用法。其一,唐《名例》(总17条)规定 官当时:“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这里的“一官”,就是指“品”包括其所含 的二个或四个阶等的意义。其二,《名例》(总第17条)条注文中的“职事官、散官、卫官为一官,勋官为 一官”中的“一官”,应是官当时把前三官与勋官为分两类,各作为“一种官”或“一项官”先后操作的意 义,不是指品,也不是三十阶中的一个阶等。如“免所居官”所言免去所居之“一官”,就是免去二项中 其所居的一项官。 2.官员的告身。唐宋官员,都有其作为身份证明与记录任职履历的“告身”,有封号的妇女也颁 有。告身,南朝称“除身”,北齐称“告身”,唐宋称“告身”,唐高祖时曾称“告符”。需要说明的是,有些 官员年资久,职位高,在这过程中,每迁一新官,都有新的“告身”颁给,这样一个官就可能保留有先后 从低到高的数个“告身”。如从“从七品下”的县令,到“正四品下”的刺史,就间隔四个品的15个阶等, 经多次调阶改任,就会有数个“告身”。一官有多个告身,唐人朱巨川是个生动的史例。朱巨川于唐大 历三年(768),有大理司直兼濠州钟离县令告身;建中元年(780),有朝议郎行起居舍人告身;建中三年 [1] (782),有朝议郎守中书舍人告身 。其中朱氏建中元年之告身,从〔日〕仁井田陞在其上世纪三十年代 所撰之《唐令拾遗》公式令第十二条“奏授告身式”[引据]中的《告身式》来看,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