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注入微生物存活率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关系.pdf

离子注入微生物存活率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关系.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子注入微生物存活率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关系

第 30 卷 第 5 期 辐 射 研 究 与 辐 射 工 艺 学 报 Vol.30, No.5 2012 年 10 月 J. Radiat. Res. Radiat. Process. October 2012 离子注入微生物存活率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 的关系 张 宁 1 蒋剑春 1 杨 静 1 安 肖2 孙 杨 3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2 ) 2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北京 100081 ) 3 (广州天宝颂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 510000 ) 摘要 研究了注入三孢布拉氏霉(Blakeslea trispora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 (Streptomyces hygroscupicus var. Jingganggensis Yen. )和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的氮离子(N+ ) 不同注量与存活率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 )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注入 T.reesei, S.hygroscupicus 和 B.coagulans 的存活曲线随着N+注量的增加均呈现“双马鞍型”变化,不同于离子注入典型的“马鞍型”变化 曲线,并且 N+注入 B.trispora 和 T.reesei 注量–T-AOC 曲线与注量–存活率曲线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由此推测, 离子注入微生物所诱导的 T-AOC 的强弱很有可能决定微生物的存活情况。 关键词 离子注入,(双)马鞍型曲线,总抗氧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 TQ922.9 ,Q933 离子束生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诱变技术, 的影响,探讨微生物在抵抗离子注入损害过程中菌 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品种改良和转基因工程。经过二 体存活率与 T-AOC 的关系。 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离子注入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和作用机理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结了这种诱变方式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的一般规律。一般理论认为,低能离子与生物物质 1.1 菌种和培养方法 相互作用大致可分为能量沉积、动量传递、质量沉 积和电荷交换等 4 个原初反应过程。这 4 个过程差 Blakeslea trispora 由实验室筛选保藏。培养基 -19 -16 -1 -1 不多在 10 –10 s 时间段内同时发生,很难区分各 的成份和用量:玉米粉 30 g·L ,麦芽浸粉 10 g·L , -1 。pH 6.4 ,培养温度28 ℃。 自独立的作用。尽管如此,许多研究者通过大量严 琼脂粉 15 g·L 格的实验,证明了这些过程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表 Streptomyces hygroscupicus var. Jingganggensis 明,虽然传统辐射与离子注入都有能量效应,但两 Yen. 由实验室筛选保藏。培养基的成份和用量:葡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