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立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究所九十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doc

国立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究所九十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立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究所九十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

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究所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表 課程名稱:研究藝術及質性方法 老師:陳美霞,許甘霖 時間地點:星期三9:10~12:00;醫學院201D教室。 選課要件開放靈活的思考 認真、好奇及執著的學習態度 有批判的精神 努力學習、勤奮工作(我們不反對健康的工作狂) 要有commitment 必要參考書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umb, and Joseph M. Williams, 2003. The Craft of Research. Second E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胡幼慧主編,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六版),臺北:巨流。 嚴祥鸞主編,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三民。 課程內容 本課程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研究的藝術」,詳細討論研究的意義及過程,包括研究範圍、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s)及難題(research problems)的尋求及認定,資料的搜尋,以及假說或論證的設定及證明等。第二部分從方法論的角度淺介科學探究的邏輯,比較兩大社會探究傳統的差異其意涵,據以重新定位量性及質性研究的關係,並重思個案研究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討論質性方法的理論與應用,將介紹並討論幾種較常被使用的方法及理論(包括深度訪談與焦點團體、民族誌與參與觀察法、口述歷史及行動研究)。這些研究法的討論及分析將分三部份:(1)介紹該方法的精神及原則;(2)該方法的研究實作賞析;(3)使用該方法已發表的論文賞析;以及(4)該方法的實作。最後一部分,以「研究的政治與倫理」為同學總結並深化對研究的藝術及質性方法的理解。 課程大綱 2005/09/15:序論 課程介紹; 個人研究經驗及看法交流 2005/0922:如何作研究(I)? 研究及讀者的社會角色; 從研究範圍(scope)到問題(research questions)到待解決的難題 分發選擇學期論文及可研究的議題。 必讀:The Craft of Research. Part I II (pp.1-107). 2005/0929:如何作研究(II)? 假說宣稱論證的設定及證明 必讀:The Craft of Research. Part III(pp.109-181). 指定同學分批檢驗國內外期刊。 2005/1006:Critical Realism and Type of Research 內在聯繫、社會結構之詮釋的面向,以及研究的類型 檢驗國內外重要期刊內容,國內學術研究生態觀察及批判。 必讀: Andrew Sayer, 2000. Key Features of Critical Realism in Practice: A Brief Outline. Chapter 1 (pp.10-29) in idem, Critical Realism and Social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有關SCI討論文章。 參考:Gary King, Robert O. Keohane and Sidney Verba, 1994. The Science in Social Science. Pp 3-33 in idem,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ch.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tiy Press. 2005/1013:兩大科學傳統的對話 實證科學的調查研究與反身科學的比較。 質性方法的重要意涵。 必讀:Michael Burawoy, 1998, Critical Sociology: A Dialogue between Two Sciences.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7 (1), 12-20. 熊秉純,2001,<質性研究方法芻議:來自社會性別視角的探索>。《社會學研究》,第5期,17-33。 參考:Gareth Morgan, 1983. Toward a More Reflective Social Science. Pp.368-376 in Beyond Method: Strategies for Social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2005/1020、2005/1027:深度訪談與焦點團體 方法的精神原則及實作賞析。 必讀: 《質性研究》,第四、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