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古代思想史有效教育的路径——以人民版《宋明.PDFVIP

探寻中国古代思想史有效教育的路径——以人民版《宋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寻中国古代思想史“有效教育”的路径——以人民 版《宋明理学》一课为例 2017-08-04陈辉 摘要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教学因涉及若干艰深的概念,相对疏离现代社会,师生缺乏相应的知识积 累,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生搬硬套、机械灌输的方式落实有关知识,丧失了教学应有 的思想性、思辨性和生成性。本文以人民版《宋明理学》一课为例,从明晰背景、辨明逻辑、 巧设情境、概括特点和探讨意义等方面针对思想的起源、脉络、场景、特色和意义等角度, 思考古代思想史“有效教学“的路径,以期实现有意义地教授和学习历史。 关键词:思想史,有效教育,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呈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内容涵盖百家争鸣、 孔孟儒家、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的发展。在这一专题中,由于涉及若 干艰深的概念,相对疏离现代社会,师生缺乏相应知识积累,使得教师在教学中 对有关知识生搬硬套,方式上流于机械灌输,丧失教学应有的思想性、思辨性和 生成性。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古代思想史的 “有效教学”,使教师能够深入 浅出地讲述古代思想史当中的艰深概念和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古代思想的精髓和 伟大,做到理解学习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本文以人民版《宋明理学》一课为例阐 述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明晰背景:探求思想源起 讲授思想史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历史背景对思想的影响。就理学而言就是要回答: “理学为什么出现在宋代?宋儒为什么要创新?”等问题。在这里我梳理了古代 学术大脉络后发现古代学术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儒家思想的主 流地位并非自始至终都是不可撼动的,儒家思想至少经历过三次危机: 第一次是在诸子学于秦朝统一之后面临的焚书劫难,儒家首当其冲;在汉帝国建 立之后,董仲舒揉合了阴阳家、法家、道家思想重振儒学,形成了外儒内法的经 学独尊地位。第二次是在汉末魏晋南北朝,今文经学流于迷信,古文经学流于繁 琐,正统的儒学不能约束人心,在战乱和佛道的冲击下儒学出现第二次危机;经 历宋明理学家的诸多努力,在吸收佛教、道教精华的基础上,儒学开始第二次振 兴,重新成为正统思想。第三次危机是近代西学东渐之后,古代学术的发展走向 尾声。[1] 宋明理学就是第二次危机出现后,学者们吸收佛道思想走出危机的过程中产生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背景,我选取了下列两则资料进行教学: 一是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的情况。玄奘回国后在政府的支持下,组织翻译佛经, 后来又有高僧接续译经工作。从唐太宗贞观三年到唐宪宗元和六年的 182 年间, 共有佛经372 部、2159 卷被翻译成汉文。武则天称帝后,规定佛教在道教之上。 唐朝统治者一贯大力提倡佛教,以致 “天下僧尼,不可胜数”,影响到国家财政 收入。尽管唐武宗灭佛,但之后唐宣宗又提倡佛教。[2] 二是唐代道教情况。唐朝皇室追尊老子为祖先,从高祖开始立老子庙。唐高宗尊 老子为 “太上玄元皇帝”,于是,老子成为道教最高神灵,俗称 “太上老君”。 唐玄宗加封老子为 “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并亲注《老子》,下令所有 人家必须家藏一本。开元二十年还以老庄列文取士[3]。 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意在让学生理解佛道二教的兴起对儒学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同时也使得一些具有历史使命感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回应,韩愈和李翱就是其中的 典型代表。他们师生二人提出的接续儒家的 “道统”,被后来的理学家普遍认同。 但是,他们没有解决儒学的先天不足。宗教之所以被信仰在于将超自然的未知世 界归于神灵,比如对宇宙本源的解释和对亡灵的超度。而儒学自孔子以来谈论的 都是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所谓 “未知生,焉知死?”草民百姓求平安、问吉凶祸 福不找孔子,而到庙宇道观烧香祈祷。因此,面对佛、道的冲击,儒学必须填补 自身缺陷,宋代理学辨析理气天道,正是要回答天地万物本源和宇宙规律问题。 [4] 二、辨明逻辑:理清思想脉络 在明晰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还应辨明思想史本身的内容逻辑,这有助于 理清思想发展之脉络,进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就《宋明理学》一课而言, 主要是要辨明理学的派别关系及其传承因袭。 一般认为,二程是理学的真正建立者,因为他们提出了天理的概念,并为后世继 承和发扬。著名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二程分别开创朱陆两派。朱集理学之大 成,陆则心学之始祖。”[5]二程当中程颢是兄长,强调 “仁”,仁是天地之 “大 德”,人而能 “仁”,即能与天地一体,我之心与圣人之心均相同,所以欲传圣 人之道,扩充己心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