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3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2、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2、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人,他既不是我们的开国领袖,也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他甚至不是一位共产党员,可是他被每一个中国人深情缅怀,被尊为“国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他带领国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 前一段台湾来了几位政界要员——连战和宋楚瑜等,到大陆后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南京的——中山陵!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一位名叫刘叙杰的作者,一起去巍巍的中山陵,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板书课题) 二、解题并明确教学重点。 我一直很喜欢品味文章的题目,只有两个词,“中山陵”是交待了本文要说明的对象,那“巍巍”二字道出的是什么信息? 解释:巍巍:形容高大。 这是一个形容词,阅读说明文的第一要著是抓住事物的特征,而建筑物的特征多是由这样看似空洞的形容词来表现的。此文在文题中就告诉了我们“中山陵”的特征了——巍巍! “中山陵”巍巍在何处?在那一重重的巍巍之中所要展现的到底是先生怎样巍巍的品格?都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三、浏览全文(默读课文),寻找巍巍。 山势巍巍;建筑巍巍;先生的品格巍巍! 前两条是通过数字来完成的,后一条需要从文中字里行间对先生品格的赞美去体会。 另外,地点的选择、方案的筛选、工程的实施都显示了重视,也是“巍巍”的一种表现。 四、(跳读课文)踏访先生的足迹,感受陵园的肃穆。 这个不朽的建筑是为孙中山先生建造的陵墓,我们从哪些地方能找到先生的痕迹?又从哪些地方读出陵园的庄重? 明确: (一)先生的痕迹: 1、入口处一座石牌坊上,悬挂着先生手书的“博爱”横匾; 2、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3、碑亭内石碑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4、祭堂面明间的又檐处刻有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 5、三个圆券门上方分别刻阒“民族”、“民权”、“民生”六字; 6、祭堂内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 7、祭堂中央置有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白色大理石像,端坐平视,神态安祥,栩栩如生。 8、看书后附的平面图,宛如一个“钟”字平铺,象征了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七老八十的意义和贡献,同时又与所在地钟山相吻合。 …… (二)庄重的气氛 1、第4段: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 2、第5段: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六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阴大道。道外的丘岗坡陀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3、第12段: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维修和整修,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五、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本文属于典型的空间顺序,在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关于地点的信息,这些东西初读会觉得零乱,现在请同学们对照课文,将这些地名标注在课后的平面上。 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选一位导游,对照着书后的平面图,用简炼的语言将中山陵给大家介绍一下,要求:以中轴为线,清晰条理地说明即可! 六、(品味文章语言的魅力)从山势到建筑本身,到处透着“巍巍”气势,我们从哪些字里行间,读出了“巍巍”的气势? 本文的巍巍气势还从大气而生动的描绘中得以展现: 例如:“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 又如: ……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渡口和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分析:这些生动大气的描写,或与说明交织在一起,或安排在一段说明之后和说明紧密结合,无不生动地突出了陵园的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