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侗族概况族称族源宗教信仰音乐舞蹈节日衣食住
侗族 二、族称族源 侗族自称“干”(侗语作 Gaeml),宋代称“仡伶”或“伶”,明清代以“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称呼,或泛称为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侗族”。侗族族源研究者众,至今无定论。有古越说、百越说、骆越说、瓯越说、干越说等。就其演变,又有越为僚说、武陵蛮与越融合为僚说以及越与“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及“僚”有关说,等等,有学者认为“干越”说为是。 三、侗族简史 隋唐以前建有郡县,唐在部分地方设羁縻统治,但仍处于“千人团哗,百人合款,纷纷籍籍不相兼统,徒以盟诅要约,终无法制相縻”的农村公社组织状态。北宋时以诚州、徽州大姓首领杨蕴为首相继内附。宋设土司制度统治,延续至清代。 在湖南境内,侗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地域。在湘西南部居住的侗族我们称为“南侗”,主要集中在通道县与靖州县。在湘西北部居住的称为“北侗”,他们主要聚居在新晃县和芷江县。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侗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特有的生计模式和传统文化。但是南侗与北侗在村落形态、空间构成、民居建筑形式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之处,这可能由于局部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受到汉族政治、文化、经济的影响,导致明清以来那些与汉民族或者汉文化直接接触的湘西北侗区域呈现出村落物理形态、社会结构、文化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它们受到中央王朝政治势力的控制和影响,与湘西南侗区域形成了较明显的社会与文化的裂痕。这些集中体现在村落形态等直观现象中。 四、侗族文化 (一)宗教信仰 (二)婚丧习俗 (三)音乐、舞蹈 (四)节日 (五)衣食住 (一)宗教信仰 1、自然崇拜 崇拜多神,无论是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是崇拜的对象。土地神,每个村寨大都设神龛供奉﹐只有牌位﹐无神像﹔有的供一块石头﹐也有悬挂猪下颏骨的。逢年过节或遇自然灾害﹐必须用猪﹑羊﹑鸡等献祭﹐祈求丰收和平安。出猎前﹐狩猎的引头人须到溪沟里捞取三尾小鱼作为供品﹐烧香化纸敬祭土地神﹐然後领队上山。猎获後﹐要向土地神谢恩。 每至岁首祭祀水神,秋粮进仓或腊月期间祭祀火神等。 2、萨崇拜 南部地区的侗族崇拜众多的女性神,坐守山坳的“萨对”,守桥头、床头的“萨高乔”、“萨高降”,偷魂盗魄的“萨两”,传播“天花”的“萨多”,制酒曲的“萨宾”等,此外,还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叫做“萨岁”,又称“萨麻”、“萨柄”、“萨堂”,意为祖母或奶奶。 黎平﹑从江﹑榕江﹑通道和三江等县的侗族村寨都有名为“萨殿”或“堂萨”﹑“然萨”的神坛。有的在庙内﹐有的设於露天。庙内的神坛为直径约1米的白石堆﹐上插一把半开半闭的黑纸伞﹐上披挂网形剪纸﹔石堆周围还垒有12或24个小白石堆﹐或立12或24根小木桩﹐网状剪纸环绕神坛﹐作为萨丙的卫士。露天神坛﹐是用石头围砌的圆形土堆﹐直径约3米多﹐高1米许﹔周围植以芭蕉或荆棘。土堆上放两口上下盖合的大铁锅﹐锅内置有衣服﹑银器及其他用具﹐也有置一檀木雕刻的女人头像的。土堆上栽黄杨树﹐象征萨丙万古千秋。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要烧香化纸和供茶。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七﹐二月初七(春种前)和八月初七(秋收前)﹐为隆重祭祀日。有些地方每次都要升寨旗﹐连祭3天。其间还要举行名为“耶萨”的集体娱神活动。青年男女尽情歌舞﹐对唱“祭祖歌”和“侗族创世纪”等歌。盛祭之年﹐有些地方还要由登萨装扮萨丙女神巡乡游寨。 (二)婚丧习俗 1.婚制 (1) 侗族曾盛行姑舅表婚。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渠阳蛮俗》中谈到当时靖州一带侗族的姑舅表婚说:“靖州之地”,“姑表之昏(婚)。他人娶之,必贿男(舅)有,否则争,甚则仇杀。”明清的史籍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侗族民间称这种婚姻为“还娘头”或“换扁提”。舅家娶姑家之女有绝对的优先权。 (2) 侗族社会也有等级婚姻. 指的是不同政治阶层等级之间的婚姻关系。居住在原贵州九洞、六洞、千七、千三(贵州省黎榕从比邻一带)等地的侗族历史上有“腊更”(lagx gaeml)和“腊卡”(lagx gax)两个等级的人。腊卡多是本地人或先来此定居者,腊更多是外乡人或后来定居的人。腊更社会地位低下,依附于腊卡。这两个不同的阶层之间过去是不能联姻的。直到现在,这种等级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仍未完全消除,即使很富有的腊更后裔家,腊卡后裔家仍忌与他们通婚。 (3) 地域集团婚就是人们把婚姻对象以地域为界划分若干个集团,规定某一集团只能与某一集团联姻。这种范围一经定下,各个婚姻集团就只能在自己的婚姻区域内相互择偶婚配,不能跨越到其他婚姻集团。如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乡的罗武村与琵琶村,相距仅二三华里,但罗武村属于芙蓉婚姻区,琵琶村属于双江婚姻区。他们之间不但不通婚,连男女青年之间的社交活动也不能进行。 2.婚姻缔结 在历史上较为自由,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有“行歌坐月”、“玩山”等。在这些活动中,男女双方情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