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主流思想演变.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主流思想演变

从西方来看,启蒙运动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政治上,主张“主权在民”“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在法律上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设法治国家;在自然权利方面,主张自然赋予人类以自由平等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宗教方面他们主张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在经济方面,他们主张在经济领域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重商主义。而几乎是同时代的“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虽然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一系列主张,但他们对于封建制度仅局限于抨击,要求改良,但并未触动君主专制的根基,更没有像西方启蒙思想家们那样提出了未来社会的构想和蓝图。黄仁宇评价李贽思想时说:“几个世纪以后,对李贽的缺点,很少有人指斥为过激,而是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这一评价,基本上适用于同一时期的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们。 明末清初的儒家思想为什么不能发展为像西方的启蒙运动,实现社会的转型? 1、从经济上看,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而明清之际的中国,手工业生产未以进入手工工场阶段,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从政治上看,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在政治上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而明清之际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没有形成类似于西方的资产阶级。 3、从思想上看,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西方的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明清之际的中国宋明理学占据主导地位,明朝通过八取取士严格控制士人的思想,清初则大兴文字狱,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 4、从科技看,17、18世纪的西方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成就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而同时代的中国,虽然出现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古典科技巨著,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并没有转化为近代科学,更无法为思想界的发展变化提供科学的武器。 (1)积极性: (2)局限性: ①从内容看:早期的民主思想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②从地位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③从影响看: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影响有限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评价 ①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推动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使之构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从而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②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经世致用的思想,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经济、政治、教育、儒学自身) 第一: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第二: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国家大一统;独尊儒术的结果; 第三:教育因素: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科举制又进一步了提高儒学地位 第四,儒家自身:内涵的丰富性;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历代儒学家对儒学的建设和发展,兼收了法、道、佛等思想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中国共产党: 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 ,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辛亥革命后----继续受冲击,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否定儒家思想,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文化大革命时期:否定了儒家思想 改革开放后:批判地继承 李敖在《李敖快意恩仇录》里写道:“人物中我偏好‘性格巨星’式,像东方朔、像李贽、像金圣叹、像汪中、像狄阿杰尼斯(Diogenes)、像伏尔泰、像斯威夫特(Swift)、像萧伯纳、像巴顿将军(Gen.George Patton),我喜欢他们的锋利和那股表现锋利的激情。”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26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以经历坎坷。1580年辞官, 后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岁削发为僧。著有《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自称异端。因其批判社会现实,最终以“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 入狱,自杀身亡,时年76岁。 离经叛道的李贽 生活经历:求学-做官-讲学—出家—入狱 关于落发为僧,在《与曾继泉》一文中,李贽写道:   其所以落发者,则因家中闲杂人等时时望我归去,又时时不远千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