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副本.doc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副本.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副本

前言 近30年来,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偏重于建筑艺术史方面,先后编 写过数次建筑史,最近一次是l978年完成的第八次修改稿,即《中国古代建筑 史》(l980年版)。此书出版时,原建筑科学院在书前作了一篇说明,指出:“全书 偏重于记叙,对源流变迁的论叙还不够;对建筑的艺术方面比较侧重,建筑的技 术方面则注意不够……”。这一评语极为中肯。事实上,我们对古代律筑的技术。 并没有认真研究过,是建筑史上的空白点。 研究古代科学技术须依赖典籍、实测两方面的基础资料。我国古代科学技术 如天文、数学、医学、地理……都有很高的成就,并留下了丰富的典籍。唯独古代 建筑技术,尽管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但留下来的典籍却十分稀少。因此,研究建筑 技术须从现存实物着手。而现存实物多为明清时期所建,早期实物最早不过唐代 中期;即使是间接的,形象较为具体的资料,也早不过东汉时期。所以,研究唐代 以前的建筑,只能依靠铜器上的刻画、古代器物上的造型、石刻画像、石室、石阙、 考古发现的古代遗址,以及含意晦涩的文献等等,作出推测,以备参考而已。 唐代虽存有二、三个木结构实例,但不足探察建筑的全面形象。幸而在大量 的艺术作品中——如雕刻、壁画等,可以获得较多的形象资料,往往可从中窥见 木构建筑的结构细节,较之对唐代以前的认识要具体、系统多了。到了辽宋时期, 保存至今的建筑实例较多,确实充实了基础资料。加之还有一部全面的建筑学专 著《营造法式》遗留至今,这才具备了具体分析研究古代建筑技术的条件。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被古代建筑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很自然地就偏向于艺术 方面的研究,不自觉地促成重艺术轻技术的倾向。因此,到l978年出版《中国古 代建筑史》时自然会得出上述的评语,这时才深感到古代建筑的技术方面,还是 一个空白点,很须要认真补课,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就是在上述情况下,l97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力量,要编 纂一部《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显然其目的在于填补建筑史上“技术”这个空白 点。这是一个严肃的研究项目,必须认真对待,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当时对 这类实质问题并未展开深入的讨论,就按初拟章节,分配任务。给我的任务是撰 写“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前一半,即自战国至北宋末期这一阶段。 既是任务,就不能计较难易,不能不接受,同时也考虑到从60年代初开始, 我个人曾对某些唐、辽建筑实例进行过较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对《营造法式》大 木作的研究,当时也已进行大半,实际上开始接触到宋代木结构建筑的技术问 题,所以对此任务应当是有信心的。 当初稿写成后,将文字部份油印了200份,作为征求意见之用。想不到却供 不应求。1982年,汇入内部编印的《建筑历史论文集》时,始将文稿并所附插图分 刊于一、二两集中。虽排印错漏较多,但不久这个排印本也分散完了(并已传流至 国外)。于是有朋友建议:将以后南宋至明清部份续完,正式出版。我自己也有这 种打算。到工984年,在开始整理积存资料时,才发现自己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 了。已积累的资料缺漏甚多,要进行的基础工作庞大,我的年龄已不允许我再进 行大规模的、长时间的测绘调查工作。例如在南方的宋元建筑,如元妙观三清殿、 武义延福寺、上海真如寺、蒲田三清殿、泉州开元寺.,均须认真测绘;更重要的是 在北方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很少做过精确的测量,而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 迄今并未开始作深入的研究,只是一般的文字注释而已。从30年代就已开始的 故宫测量,解放前仅完成三大殿部份,以后不曾有计划地继续测绘,至今不见有 可供科学研究用的实测全图。 以上仅略举数例,便可见其工作量之庞大,要将南宋至明清的建筑技术发展 史续完,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将原稿续完、出版的打算,只能停顿下来。 198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建筑技术史》出版了。全 书除个别章节(如第六章一至四节)认真讨论了技术问题,并取得令人信服的论 证外,其他各章的内容实质大都与以前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大同小异,所以 也仍适用原建筑科学院的评语:“对建筑的技术方面注意不够”。而该书的附表 一:本书各章执笔人名单中所列第五章的概说及第一、二两节,注明由我执笔。但 事实上,书中所载与我的原稿相差极大,观点不同。 当然,以上所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希望对这本书能展开讨论,借以明确进 一步的研究方案,有效地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而我个人的一家之言,也不妨暂 存,故我决心将已写出的四章原稿修改补充,冠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战国一北宋)之名,印成单行本正式出版。虽然不全,但对技术史的观点和研究方 法是有别于建筑艺术史的,作为继续探讨技术史的参考,或不无裨益。 此次出版,除校正错讹、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