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地理第5讲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ppt

中国地理第5讲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理第5讲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两淮文化 从自然地理景观的角度看地域文化 (1)河谷型:河谷型文化的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但由于过分的优越感容易出现保守倾向。现在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是其典型代表。 (2)草原型:草原型文化的特点,是它的流动性和外向性。流动性表现在没有很固定的地域,随着人群的大规模流动,文化在地域上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造成了这种文化类型的不稳定性,易于被别的文化所融合和改造。外向性表现在文化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极力向外延发展,通过不断的向外发展,边吸收其它类型的文化,边完善和充实自己的文化系统。 从自然地理景观的角度看地域文化 (3)山岳型: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它的封闭性和排它性。封闭性主要反映在其文化的独特性上,它一般受周围文化的影响很小,自成独立的体系,而且在极力影响周围的文化。所以它与其它文化的关系,往往是单向输出型的,很少发生共振的现象。山岳型文化排它性表现为自尊自立性强,但易产生盲目的排外情绪,难于适应竞争的环境,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大的挫折。 (4)海洋型:海洋型文化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和冒险精神。开放性表现在这种文化广泛吸收其它文化,并在吸收过程中四处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冒险精神表现在敢于闯荡世界,敢于突破传统,敢于竞争“抢滩”。 三、中国区域文化的未来走向 (1)在民国时期“五族共和”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进一步纳入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之中,长期统一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语言文字体系、教育制度等,逐渐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一体性。移民数量的增加和次数的频繁、民族间的通婚,都使民族间区域隔绝的状态被进一步打破。 (2)在新的时代,公路、铁路、海上和空中航线的不断开辟,逐渐形成密集的网络,新型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卫星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的广泛应用,使不同区域的人们超越地理障碍而进行更深层次和范围更广的文化交流,以往由自然环境、民族、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等构成的地域阻隔被打破了,原有的空间格局被改变了。 (3)但这并不是说,按照这样的趋势,汉文化圈内部的各种文化差异,包括区域文化差异,都要消失得一干二净。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客观上,存在了数千年之久的文化差异绝不会在短时期内荡然无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主观上,人们所希望的文化趋同,是一种高层次的趋同,以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为目标的趋同,只是消除因民族对抗和仇视引起的差异,消除因地域的阻隔甚至封闭引起的差异,而不是要消除民族或地方文化特色。 第四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中国文化结构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在人类交往能力较为低下的时代,这是一种半封闭性的地理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 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形成之后,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在先秦时期,华夏族与戎狄蛮夷各族不断交融,思想上百家争鸣,经济和政治制度不断调整。自汉至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并带给汉文化许多新鲜的思想成分,北方游牧民族进一步与汉族融合杂处,西域文化也大量传入,直到唐宋之时,又经历了第二次大调整,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已经形成。在元、明、清三朝,汉文化不仅在更大的空间和更深的层次上,经历了与北方民族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而且开始与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的碰撞,从清末到民国又进行了第三次全方位的调整。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二)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 求实入世的生活态度 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认识 (三)基于宗法—专制体制的政治文化模式 “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模式 层叠有序、尊卑分明的等级结构 “大一统”的理想目标 (一)古代的“天下”观念 古代,以自我为中心想象天下,政治上形成朝贡体制 晚明后期,“西方”观念的形成 (四)信仰有所谓的三教合一的说法 中国的信仰世界是一个多种信仰共存,可以相互妥协,基本上处在政治权力控制下的信仰世界。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从来不曾有过坚定、惟一和绝对的状况。 (五)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观念、技术和信仰 王朝轮替讲究五德始终;风水讲究阴阳调和、五行相配;中医也是建立在五行基础上的;起名字也要考虑五行均衡。 (六)我们的汉字 惟一通用的象形文字(除纳西文字); 汉字的多义性、模糊性(历史上的春秋笔法) 东西方文化对比 古希腊对智慧的推崇,诞生了形式逻辑学、平面几何和科学试验等实践和实际的科学与学科;东方的文化重悟,所以有了道家的“道”和佛教的“空”。西方人多有上帝情怀,相信“神爱世人”;东方人颇重世俗伦理,信守“仁者爱人”。 西方文明从它起源就带着辨证的理性思维,而东方文明更注重的是“道恒无名”这样虚无的感性思维。 西方眼里最高的智慧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